□本报记者 张红霞
切中需求 联盟一呼百应
农业创业见效周期长,资源需求量大,创新难度高。如何切实地帮助到他们,一直是成都市领导层思考的重点。
2015年12月,在一次成都“蓉漂”茶叙会上,有创业者提出:希望加强农业创新创业者之间的交流。一个月后,由成都市农委、成都市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共同发起的成都农业创新创业联盟正式挂牌。
联盟主要帮助的对象为农业创业大学生、“蓉漂”创业者、创业科技人员等各类创新创业主体,根据他们创业的需求,引入和整合创业辅导、金融支持、技术服务、销售对接等产业发展的各方面资源。
余建明说,联盟成立初期就吸引了230个成员单位,有创业者个体、合作社和协会、企业和集团,也有专家和院校、农技和政府部门。至去年底,联盟成员达到320余个。
成都市财政每年补贴50万元,用于提供服务和举办各类活动。
一年试水 助力创业作用凸显
杨国武是成都市农业职业经理人协会会长,也是联盟的主要成员之一。农业职业经理人协会与成都工投集团下属的小额贷款公司有合作,杨国武将工投集团引入联盟,为6家成员单位成功贷款290万元。“农业融资是老大难问题,联盟搭建的平台,让金融机构觉得可信。”杨国武说。
去年举行的35场专题沙龙,也让参与者受益匪浅。去年8月,国家杂交稻中心成都分中心承办了“水稻规模化产业化农业创客沙龙”,此时正是大春田管关键时期,沙龙吸引了播种、育秧、机插秧、田管、收割、烘干、仓储、加工、品牌营销等水稻产业链所有环节的相关企业参加。参与者充分对接,当场促成合作十多项。
“我们可以根据农时,举办当季农作物的主题沙龙。”多年研究农业产业链,余建明和他的同事们十分熟悉农作物的上下游关系,因而有的放矢,这也是联盟举办的活动场场爆满的原因。
年会上,成都市农委副主任、成都农业创新创业联盟理事长李晓东报盘:2016年举办大型活动3场,专题沙龙35场,吸引农业创客3000余人参加,解决问题310余项,为40余家成员单位提供人才招聘信息600余条。
打造生态系统 平台将更加开放
1月17日,一场《激活品牌 我们可以超越褚橙》的演讲在峰会上人气爆棚。主讲人胡海卿,是国内知名的农业品牌策划人,他所创办的北京天下星农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包装推出了“褚橙”“柳桃”“潘苹果”等农业品牌,都大获成功。
此次来蓉,他还与联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成都作为拓展川渝市场的前沿,寻找合作者。“作为农产品品牌推广人,我们认为农产品有文化基因、趣味性和人文情怀等三个特性。”胡海卿对四川农产品走上品牌之路,充满信心。
“联盟是一个平台,也是一个农业产业的生态系统。”余建明说,2016年的实践证明,联盟实现了涉农要素集合、优质资源共享,内生动力充足。
“2017年,我希望能够吸收更多优秀的农业产业协会加入。”杨国武说。
而余建明则把眼光投向全国乃至全球,希望物色适合的资源提供者和合作者加入联盟,使这个成都“新农人”的创业“朋友圈”更广泛、更优质、更有价值。
新闻推荐
□王庆峰近日,一则“凭漏洞5秒解锁共享单车”的消息受到关注。其实,这只是共享单车遭遇到的不文明现象的一种。现实中,共享单车还遇到刷新漆、损坏二维码等“花”式破坏。据不完全统计,共享单车被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