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那时的三转一响

来源:西南商报 2017-02-15 00:00   https://www.yybnet.net/

马献武(江苏东海)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这里青年男女谈婚论嫁时兴“三转一响红瓦屋”,这三转是指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一响就是收录机。在偏僻的小山村,还没有打工这一说法,村民们祖祖辈辈都是靠种地为生,最多也就喂喂猪养养鸡,别无来钱的路子。

记得那时,我们家第一个盖起了红瓦房,因为我们有一位本家亲戚原来在县城砖瓦厂工作,其余人家多是盖的水泥瓦房。自行车呢,最好的有凤凰和永久,那时一般人是买不到的,要凭票购买,可是我们连票是啥样都没见过,我们只好买一辆长征牌自行车。至于那几大件,家里实在无钱购买,也就算了。

结婚以后,越看人家的媳妇手脖上亮着手表心里越难过,觉得对不住妻子,于是就戒烟戒酒,终于攒下五十元钱,骑上自行车直奔县城,花四十五元钱在供销社买下一块梅花牌女式手表。谁知好景不长,妻在洗漱时把手表放在井台上,一位乡亲竟然顺手捎带了去,那时没有监控,很是心疼了一阵!至于录音机,我先后买了三四台,最喜欢听的原声磁带是程琳的《妈妈的吻》和吕念祖的《大号是中华》,后来逐渐喜欢上了邓丽君,不仅是她兰花般的清幽,初荷样的明净,温婉的气质,而且她的歌声有让人忘记痛苦的甜蜜。她那柔美甜润的嗓音,扣人心弦,将绵绵的深情传递给每一位聆听她的知音,可惜只能买下许多关于她的盗版磁带。那时,我家吸引许多年轻人前来收听,我也仿佛成了明星一样,很是风光。

想一想结婚时的三转一响,现在剩下的只有最后一转,也就是家中这台飞人牌缝纫机,它静静地摆放在我家的客厅里。现在很少有人穿自家做的衣服,更没有人穿带补丁的衣服,我几次三番想把缝纫机卖了,可那是老婆的陪嫁物件,舍不得。于是我把它搬到楼上不显眼的地方储藏起来,老婆知道后,一脸的不高兴,硬是把它挪回到客厅。

我知道老婆非常疼爱这台缝纫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农村刚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全家一年下来纯收入不到二百元,父母亲省吃俭用,东拼西借,用了二百六十元为女儿买了一台缝纫机作为陪嫁品,老婆自然对它百般爱惜!

记得刚结婚那几年,老婆白天下地干活,夜里常常很晚才能睡觉,因为她要为孩子缝制各种各样的衣服还有鞋子等服饰,甚至我们大人的衣服也都是她用这台缝纫机挑灯夜战缝制而成。孩子们穿着妈妈亲手做的衣服高兴得手舞足蹈,我能穿上老婆亲手做的衣服心里也美滋滋的,令乡邻们分外羡慕。老婆做的衣服和集市上买来的服装没什么两样。家里的鞋垫、座垫、衣服、被褥等一些需要缝纫的活计,老婆都去找那台缝纫机。有时她还义务为乡亲们缝制各种各样的衣服,还有的乡亲在集市上买来的衣服大小不合身,也拿来找她改制。因为这台缝纫机练出了老婆的好手艺,乡亲们都夸她心灵手巧,她也因此深得乡邻们的喜爱,如果我们俩吵架了,乡亲们明显偏向她三分,都说我的不是!

因为喜欢,所以老婆时时把缝纫机放在自己的眼前,好像它就是命根子。的确,那些年全家老少的衣服都是靠老婆用这台缝纫机来完成的。

随着农村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特别是九十年代后期,购买成品服装已经成为时尚,再后来街上连卖布的都很少见了,所以家用缝纫机也该躺下来悠闲一下了。难怪我想把它放到暗间里去,即使不处理也只能作为纪念品留待儿孙们观赏。可是老婆怎么也不肯,硬要放在显眼处,她说:“这台缝纫机虽然老了,但是它和我当年是一同嫁到你们马家的,可以说我和它相依为命,今后谁都不许再打它的歪主意!”一番话过后,我突然明白:这台老式缝纫机虽然过时了,但对于老婆来说,它已不是一件简单的物品,而是我们青春年华的美好回忆,是品味逝去的青春岁月和那艰苦创业、勤俭持家的辛酸故事……

新闻推荐

把达州人的消费留在达州 达州首个城市商业综合体落地 新业态促百货业提档升级

“走,上罗浮吃饭去!”2月3日中午,在达州市政务服务中心附近工作的王柏林开始和同事商量着午饭的去处。她们口中的“罗浮”是1月12日开始试营业的达州市首个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罗浮新世纪广场。城市...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那时的三转一响)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