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关羽是怎样成为民间“武财神”的

来源:皖江晚报 2017-03-01 09:43   https://www.yybnet.net/

作为一种持续已久的文化现象,关羽崇拜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关羽崇拜离不开关羽形象的塑造。关羽形象的塑造有文学、戏剧、曲艺、图像等多种形式,其中图像最方便易得、最流行普及,因而对关羽形象的建构也最复杂多元。尤其是,不同历史时期艺术家的各种创作,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切合了群众的需求,使关羽形象深入人心。

真实人物本身并非完美无缺

中国传统社会历来存在多神崇拜,历史、戏剧、神话及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凡能解困消灾、增福添利的都有可能受到崇拜。但只有对关羽的崇拜超乎寻常,不仅长盛不衰,而且遍及全国乃至海外。他被尊为“武圣”,风头甚至较“万世师表”的孔子有过之而无不及。

清人赵翼曾感慨:“今且南极岭表,北极寒垣,凡儿童妇女,无有不震其威灵者。香火之盛,将与天地同不朽。”

关羽为何会受到古往今来国人的普遍崇拜呢?《三国演义》塑造了智、义、奸三个奇绝人物,关羽即为义绝,“青史对青灯,则极其儒雅;赤心如赤面,则极其英灵。秉烛达旦,人传其大节;单刀赴会,世服其神威。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作事如青天白日,待人如霁月光风……是古往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

因此,尽管关羽作为真实的历史人物并非完美无缺,史称其“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但他身上所被赋予的忠、义、仁、礼、信、勇等品德,却是中国传统社会所

向往和追求的。

大体说来,中国的关羽崇拜经历了五个阶段,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到民国时期。民国时,虽然帝制被推翻,但关羽崇拜依然继续。

从令人畏惧到忠义勇的化身

既然将关羽尊之为武圣,奉之为神明,那必然要供奉关羽像,才能够顶礼膜拜,于是便出现了许多画作和雕像。

关羽画像的最早记录出现在《三国志·于禁传》中。据载,魏文帝曹丕趁于禁拜谒曹操高陵时,预先令人在陵屋中画关羽水淹七军生擒于禁事。于禁见后,羞愧发病而死。但文中没有叙述关羽的样子,其真容如何不得而知。此后,相传唐代吴道子、五代后蜀赵忠义等都曾画过关羽像。但严格说来,别说五代,就是宋元时期的关羽像,至今都难得一见。不过,借助文学作品及戏剧舞台,约略可以弥补一些缺憾。根据唐宋笔记小说,在宋以前,关羽虽然具有神力,能够显灵,但主要是以厉鬼的形象出现,人们“惧神之灵,如履冰谷”。由此可想象,关羽的形象不会好到哪里去。

入宋以后,中国的政治文化出现转型。刚刚经历的一场乱世,不仅破坏了汉唐以来的社会权力结构,而且改变了人们的文化思

想观念,关羽由此从令人畏惧逐渐转至受到敬爱。在《三国志平话》和元杂剧里,关羽被有意美化和神化,其形象为“雄赳赳九尺二寸虎躯立,枣红脸儿,圆睁睁丹凤眼,左右紧横卧蚕眉,三绺美髯过玉带”,舞台扮相则是“蟒衣曳撒、红袍、项帕,直缠、褡膊、玉带、带剑、三髭髯”。

历代文人共同创造的“典范”

《三国演义》是一部集《三国志》以降的史书、平话、传说、杂剧之大成的通俗小说,被金圣叹评为“第一才子书”。作者罗贯中将历史上的各种关羽故事进行加工整合,赋予关羽忠义品质和儒者气象。同时又不过分溢美,也写他的缺点和错误导致其兵败被杀、身首异处,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同情和惋惜。在不以“成败论英雄”中,世人对他更加敬重和爱戴。

由于罗贯中对关羽的刻画“故事有趣、情节生动,有血有肉、活灵活现”,符合人们的理想和想象,所以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皆喜闻乐道。诚如清人王侃所言:“《三国演义》可以通之妇孺,今天下无不知有关忠义者,演义之功也。”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的艺术形象进一步定型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随着小说的风行,关羽高大、红脸、美髯、丹凤眼、卧蚕眉的外在形象便深深地定格了。这个形象实际并非一人之力,而是成于众手,乃历代文士、艺人等共同创造的一个理想的偶像。

在创造这个偶像的过程中,除不断改进的外形设计外,人们还逐步为关羽编造了一些附属元素,使其形象更鲜明。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穿戴方面,头裹青巾,衣着绿袍;用具方面,坐骑为赤兔马,兵器为青龙偃月刀;随从方面,有周仓、关平伴随左右,通常是前者持刀、后者捧印。这些元素在《三国演义》中全部得以展现。

如今可见的最早关羽画像,是1909年出土的金代版画《义勇武安王》。这幅画描绘的是关羽指挥作战的场景。

由武将演绎为儒士财神帝王

到了明代,朝廷注重关羽的军事能力,希望他能够帮助镇抚海疆、佑护百姓。因此,明代画家延续金代的画风,着重表现关羽作战神勇的一面。

宫廷画家商喜的《关羽擒将图》即是如此。该图取材《三国志》,描绘关公水淹七军、生擒庞德的故事。图中,关羽坐在岩石上,身材魁梧,双手抱膝,内着盔甲,外披绿袍,“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其他人分布在周围,且身材比例相对较小;画的背景是松树、岩石等,这当然是为了映衬关羽的伟岸和威猛,但也与文人画的流行有关。

文人画追求意境,专以山水、花鸟等为题材,自唐代出现后,逐渐被文人推崇,成为画坛主流。金代关羽版画及商喜《关羽擒将图》都有山水画的内容,但好在全图重在突出关羽,因此没有喧宾夺主。

进入清代,关羽受到更广泛的喜爱。有关画作不仅数量多,而且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关羽的形象也呈现多元性,有战将、儒士、财神甚至帝王等。丁元公《关公像图》描绘的是作为武将的关羽和周仓立于云端的情形。此图构图简洁,作为背景的白云除了点明地点外,还使整个画面富有动感,烘托出关羽作为战神、武圣的形象。焦秉贞三国人物册页中的“关羽像”则是儒士打扮——头戴蓝色雷巾,身穿圆领绿袍,手抚腰带,面色红润,略带笑意,俨然一位饱学之士。焦秉贞是宫廷画家,他创作的关羽应该反映了当时清朝帝王对关羽的想象和认知,即关羽是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儒将。

清代年画《上关下财》则把关羽塑造为财神形象。关羽在民间深受欢迎,各行各业争相奉之为保护神,财神即为其中一种。财神原有好几位,基本都是文人,关羽加入之后,遂有文武之分。身为武财神,关羽有被单独供奉的,也有与文财神一起被供奉的。这幅年画属于后一种,图中关羽是帝王装束,端坐龙椅上,神态安详,气象庄严。因为“关”和“官”谐音,因而还有官运亨通、财源广进的寓意,在民间很讨口彩。

据《解放日报》

新闻推荐

;新闻:2月26日下午,一辆私家车开进八达岭野生动物园黑熊散养区域时,由于车窗开了缝隙,遭多只黑熊围堵,有熊爪甚至伸进车内,幸未造成伤亡。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工作人

新闻:2月26日下午,一辆私家车开进八达岭野生动物园黑熊散养区域时,由于车窗开了缝隙,遭多只黑熊围堵,有熊爪甚至伸进车内,幸未造成伤亡。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工作人员表示,事件原因初步判断为车内小孩子无...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关羽是怎样成为民间“武财神”的)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