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家庭防线”
申国华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相对稳定的东西,就是人们常说的家风。新形势下,树立良好的家风,就是要筑牢“家庭防线”,严防腐朽思想和错误思潮的侵蚀。
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其中有这么一个细节:在苏荣落马前夕的那个春节,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一档特别节目《家风是什么》,苏荣回忆起当时看到这个节目,直觉反应竟然是不敢看,“我说我的家风是什么,我都不敢看这个节目。我家‘于姐\’成了江西权钱交易的代名词,家教上我是一个不称职的父亲,不称职的丈夫,我本人出问题,老婆变得贪婪无度,收敛钱财不择手段,儿子利用我的职权影响受贿数额巨大。”由此可见,苏荣的贪腐,多与未筑牢“家庭防线”有关。
筑牢“家庭防线”,关键要管好身边的人,尤其是妻子和孩子。近年来,领导干部子女、家属腐败类案件一直呈上升趋势,且多数是窝案串案。一些投机者围猎干部不成,常常转而走“夫人路线”“亲属路线”,就是瞄准了“家庭防线”这个缺口,而且,一旦亲属被人拉下了水,一些领导干部就像被牵住了“牛鼻子”,进而甘心受人摆布,且在违纪违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直至东窗事发。分析这些案例,如果能够筑牢“家庭防线”,很多领导干部的思想“缺口”,也许就不会被打开,更不会成为“溃决点”。即使“家庭防线”不起决定性作用,至少也不会上演类似“前面办事、后面收钱的‘夫妻二人转\’”“打仗亲兄弟,收礼‘父子兵\’”的闹剧,更难以出现“家庭式腐败”。
“家有贤妻,则士能安贫守正”。唐太宗李世民牢记贤妻长孙皇后“居安思危”和“任贤纳谏”的劝诫,成就了“贞观之治”;邓颖超收下延安人民带给周总理的小米,却坚决留下粮票和钱,映照了周恩来的伟大人格魅力;原湖南省委书记郑培民的儿子说,“在廉政问题上,爸爸守前门,妈妈守后门。”还有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焦裕禄,“清白持家、简朴本分、为民奉献”的谷文昌,不让子女沾光、也不给亲戚开“绿灯”的杨善洲等,他们都修筑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家庭防线”,牢牢守住了共产党人的道德底线、纪律底线和高尚的精神家园。筑牢“家庭防线”,才能增强“免疫功能”。管好妻子儿女,常吹“廉洁清风”“良好家风”,在单位受教育,在家中常提醒,心中稍有私欲都可能被堵住,脑中刚有邪念就可能会被清除,从而增强守纪律、讲规矩的自觉性。对于这门“必修课”,每个人都不可心存半点侥幸,更不能有丝毫马虎。
新闻推荐
安定讯为进一步提高企业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和遵章守纪意识,日前,安定区公安局交警大队交警走进市电力公司,针对企业驾驶员节后驾车出行增多的实际,开展了主题为“守护生命、传递平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