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线短租平台中,途家平台房源数量超过40万套,蚂蚁短租有30万套,小猪短租超过14万套。旅游城市是在线短租民居比较集中的地方。
打开在线短租平台,一张张精美图片呈现在眼前。不过,记者调查发现,这些“看上去很美”的房源其实问题不少:与描述不符。刚从上海旅游回来的常玲珑回顾,她在短租平台上预订的是160多平方米的三室两厅豪华装修洋房,没想到只有七八十平方米。并且,与所描述的“幽静”“优美”相反,房子沿街十分吵闹,让人整夜难眠。
管理混乱。游客杨黎在一家平台预订好房子后,却发现此前成功付款的订单被网站后台取消了。赶紧查找网站客服电话,查到4个号码,其中3个是空号,唯一有应答的客服也说不清楚状况。
安全隐患多。浙江省的章先生曾在某平台预订杭州某小区的短租房,入住后出去吃饭,回来却发现价值6万元的摄影器材被盗。
纠纷多维权难。据了解,短租平台一般会有房客保障计划,如承诺房源不符赔首晚房费、到店无房赔首晚房费等,但租客往往很难获得赔偿。此外,也有房东投诉出租的房屋被房客破坏,维权无门。
准入门槛低且管理松散
记者调查途家网、蚂蚁短租等在线短租平台发现,当前,在线短租市场上提供的房源多为民居,包括自有住宅、外来资本租赁当地房屋再转租等形式。多数平台准入门槛低,平台管理松散。
云南丽江一家客栈老板老洪,经营着两套由民宅改建的短租房,并在多个网站上进行出租。他告诉记者,原本担心没有特种行业许可证无法通过审核,没想到只要身份证和租房合同作为证明就行,连营业执照都不需要。
一位短租平台的客服人员告诉记者,各大平台均承诺对房源严格审核,如途家网甚至在网站上承诺“全部实地验真”,但近年来在线房源数量激增,平台很难做到去现场验房审核信息,基本上只是看看房主提交的电子信息。对于租客,更是没有任何要求。
记者调查发现,国外一些成熟的在线短租平台非常重视信用体系建设,通过财产、人身安全保障方案及身份识别等,建立房东、租客完善的个人信用档案登记制度、规范的个人信用评估机制等。
艾瑞咨询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在线短租平台的信用体系不够完善,各大平台的日常管理失之于软。
监管远滞后于市场发展
由于缺少专门针对这一新业态的管理办法,长期以来,不少地方将这些房源按照旅馆业管理。根据公安部最新公布的《旅馆业治安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旅馆应当取得消防行政许可、特种行业许可证、有治安保卫人员等。一位在线短租平台负责人坦言,如果按照旅馆业标准管理,大部分民宿都将被取缔。
长期从事地方旅游市场监管工作的梁善颖坦言,对在线短租市场的监管远远滞后于市场发展速度,尤其是职业房东及小型创业团队进入后,根本掌握不了完整、准确的房屋数量及租房者信息。
专家建议,政府应尽快出台对在线短租市场的管理规定,明确管理方。据了解,2016年底,浙江率先以地方立法的形式重新设置民宿的范围和条件。针对这一新业态,分类设定了建筑设施、消防安全、经营管理的标准,并交由相关部门发放相应的经营许可或准予申报登记,让管理更有针对性。
专家还建议强化在线旅游短租平台的监管能力,实现线上线下监管有效联动。
新华社记者 张紫赟 鲁畅 何欣荣
(据新华社合肥2月28日电)
新闻推荐
“消费返现”原本是一项常见的促销手段。商家设定一个消费梯度,满额有返利,相当于变相的打折。但是,这一促销手段却被某些骗子利用,“挂羊头卖狗肉”,以“消费全返”“消费相当于存钱”“消费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