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高校向中西部抢人须手下留情
“挖走这些人才,就是在掘人家的‘命根\’!”日前,在教育部召开的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工作推进会上,针对东部高校向中西部高校挖抢人才的现象,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公开呼吁东部高校对中西部高校的人才“手下留情”。
从市场角度来讲,人往高处走,往更有利于实现自我价值的地方走,同时为社会创造更高的价值,是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可能有人会问,既然承认人才自由流动的意义,为何又反对东部地区从中西部高校挖抢高层次人才?
原因恐怕在于,东中西部高校之间的人才大战并非纯粹的市场行为,更不能简单用市场思维来评判。一些高校被挖得伤筋动骨,甚至出现学科人才断档的情况,一些科研经费和项目也因为科研带头人的离开而处于停滞状态,造成高等教育生态不断恶化。所以,在无法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无法迅速提升中西部高校人才吸引力的情况下,不能放任东部高校肆意争抢人才,必须对中西部高校进行特殊保护。
(据《中国青年报》)
“招商被骗”不能只靠纳税人买单
“你可能招到了假外商。”最近,有两个地方在招商问题上栽了跟头:其一是河北邯郸,几年前引入“世界五百强”的某国际知名企业,并在地方财政配套上补贴了6亿元,结果对方被证明是冒牌货;其二是,“郑州迪士尼”深陷罗生门。据迪士尼中国区方面最近的回函,河南在建的一些项目与其无关,很可能又是一个冒牌货。
招商引资对于地方经济发展是大事,但万一操作不好,也显然有多重风险,最常见的是环保问题,比污染更甚的是招商骗局。面对资本引进,不仅要给予政策优惠,还通常要给予补贴,希冀小投入撬动生产力,然而补贴来自纳税人,一旦有去无回,谁能查缺补漏?从过往经验看,明明知道招商被骗了,地方政府也很不愿意承认,多以“项目烂尾”“投资不到位”敷衍,或者干脆以沉默作回应,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那些与项目直接相关的责任人都没有承担起责任,甚至由于地方政府保持沉默、死不认账,可能都很难查出谁才是直接责任人。(据《南方日报》)
替跑猝死折射马拉松热的现实隐忧
今年1月16日,厦门马拉松替跑猝死者吴刚(化名)的遗孀梁女士,对参赛资格转让者李华(化名)以及组织方提出索赔近124万元。2月22日,厦门市海沧区法院受理此案。
作为国内首例替跑猝死家属索赔案,此案无疑将起到极大的警示作用。而更为关键的是,这一典型事件是否足以引发进一步反思,“替跑”“猝死”为何成了国内马拉松赛事难以甩脱的污点,不断为赛事本身蒙尘?
举办马拉松,切莫忘记了全民运动的根本目的,若不切实际地盲目追逐“马拉松经济”,不仅会增添贻笑大方的闹剧,替跑猝死的悲剧或许还会再次上演。而这,显然是中国马拉松乃至体育产业发展难以承受之重。(据人民网)
新闻推荐
市委书记胡志强在定边县指导脱贫攻坚工作市长尉俊东在神木县解家堡办事处麻堰渠村调研精准脱贫工作市委副书记高中印在吴堡县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市扶贫办主任郝海东在横山区响水镇沐浴沟村向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