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常州公交集团公司正式实施《行车中禁止使用手机管理办法》,对在运营全过程中有拨打接听电话、翻看手机、使用带有蓝牙及Wi-Fi功能耳机、其他妨碍安全驾驶私人电子产品的驾驶员,给予顶格处理,解除劳动合同。(3月1日《扬子晚报》)
对于公交车驾驶员,如果发现开车途中接打电话、翻看手机等等行为,将一律顶格处理,解除劳动关系。这样的规定一出,立即引发热议。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也不少。
反对者的理由多是从法律角度质疑的。比如在网络上,就有一名律师说了:随便开除员工,公交公司没有这样的权力。劳动保障法明确规定,要最大限度维护职工权益,不能随便开除职工。而“开车打手机”在劳动法里没有具体规定,没有法律支撑,岂能胡来?
这名律师的说法,具有一定的道理。可是,这也只是从劳动法角度的思考。思考一个问题,不能局限于一部法律,还应该放在综合的视线中审视。涉及交通道路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就不允许“开车打手机”。这个时候,公交公司开除“开车打手机”的职工也就具有法律支撑了。此外,还需要考虑公交系统的特殊身份。公交车是民生项目,是为全体市民服务的。由于其性质和属性,就注定了公交车辆安全的重要性,不容丝毫马虎。
“开车打手机”不仅是巨大的安全隐患,还是一次次伤痛的教训。每年发生的交通事故中,“开车打手机”均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根据统计数据,开车玩手机引发的交通事故每年也以数倍速度不断递增。开车发信息时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慢35%,比毒驾、酒驾更危险;开车打电话发生车祸的概率是正常驾驶时的2.8倍,发信息则为23倍;开车使用手机引发死亡事故占29.6%。
如此看来,对公交车驾驶员“开车打手机”行为的“零容忍”成了一种需要。这是对社会的负责,对乘客的负责,又何尝不是对驾驶员及其家人的负责?当然,起初实行这个规定,公交车驾驶员一定是不适应的,但习惯成自然,只要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就能告别“手机依赖症”了。
再说了,是饭碗重要,还是玩手机重要?相信公交车驾驶员也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开车打手机将被开除”不能只是一种导向,还应该在各行各业、全国各地推广。
新闻推荐
路围挡施工,车辆需注意慢行。 劳艳燕 摄 目前,市区星湖路、星光大道因施工围挡,早晚高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交通拥堵。交警部门建议,市民出行前做好规划,尽量绕行避开
交警在星光大道指挥交通。(交警供图)星湖路围挡施工,车辆需注意慢行。劳艳燕摄目前,市区星湖路、星光大道因施工围挡,早晚高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交通拥堵。交警部门建议,市民出行前做好规划,尽量绕行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