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近期关于“小学入学年龄截止日期”的讨论并不是什么新提法。只不过这是教育部办公厅在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通知中首次提及入学年龄。
尽管,教育部只是重申现行制度和做法,因为,按照规定,地方上实际上有权力更改小学入学日期限制。这也不可避免,引起社会对这个问题关注。
对未来可能改变小学入学年龄要求,家长拥护,而学校老师多有保留。老师的意见,主要是认为这个年龄段的小孩,相差几个月,学习能力、自理能力都有明显不同,班上下半年出生孩子增多,老师的管理难度就会加大。
坦率地说,这种意见,也值得商榷。因为其反映了学校管理中的教师本位观念。但是,改变小学入学年龄要求,很多家长叫好的同时,争议也纷至沓来。比如隔年出生,孩子生日在1月份的很多家长也有意见,我们孩子也就晚出生几天,为什么上学就要晚一年?
看来众口难调,按这个思路,这个截止时间不管卡在哪一天,都会惹起争议。
很多家长之所以在孩子上学年龄的问题上纠结,也很好理解。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就是,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虽然,舆论批评了很多年,但是,“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似乎并没有被抛弃,而且,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些年来,为了满足家长们的这种心理需求,一些幼儿园居然也办起了“总裁班”,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化更是成了普遍的乱象。甚至,很多城市还流行起了主打“婴幼衔接”阶段的早教班。
因此,孩子能提前上学也就意味着,起跑线可以比别人家的孩子提前一点。
另外,为这一现象推波助澜的还有我们社会的“神童”崇拜文化。在职场上,同样是应届毕业生,年龄小的似乎更受欢迎,古代若干年少成名的“神童”更是屡屡被传颂。
其实,这一切都不过是家长的执念和妄想,在很多家长的序列当中,把孩子培养成才成为第一价值选择,而不是让孩子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很多家长往往看到了别人的成功,而忽视了孩子的禀赋和感受。家长们与其纠结上学年龄,不如心态放松。如果真的是爱孩子,让孩子多享受一下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也没什么不好。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有的人少年成名,有的人大器晚成。无论一个人将来是否有成就,童年期的快乐时光都是其未来一生幸福的基石。这个比什么都重要。
节选自《新京报》
新闻推荐
路围挡施工,车辆需注意慢行。 劳艳燕 摄 目前,市区星湖路、星光大道因施工围挡,早晚高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交通拥堵。交警部门建议,市民出行前做好规划,尽量绕行避开
交警在星光大道指挥交通。(交警供图)星湖路围挡施工,车辆需注意慢行。劳艳燕摄目前,市区星湖路、星光大道因施工围挡,早晚高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交通拥堵。交警部门建议,市民出行前做好规划,尽量绕行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