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3月2日电 证监会出手整治非公开发行乱象,令一度火爆的再融资“降温”。在部分机构看来,经历新政下的“去伪存真”之后,定增市场格局趋变,优质项目仍将受到市场青睐,具备资源整合能力的资产管理机构将拥有更大“话语权”。
针对再融资市场的种种乱象,2月17日证监会发布修改《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的决定,对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募集时间、定价、规模、用途等作出了详细严格的规定。
新规出台令定增市场出现“降温”。3月1日晚间,长青集团发布公告,称因不符合“本次发行董事会决议日距离前次募集资金到位日原则上不得少于18个月”的要求,决定终止筹划本次非公开发行股份事宜。
在业界看来,新规引导下定增市场有望呈现“量减质增”格局。华安中证定向增发事件指数基金拟任基金经理徐宜宜评价认为,除了遏制定增市场存在的高比例套利和无序融资问题,新规也有助于再融资市场“去伪存真”。
伴随“过度融资、频繁融资、价差套利”等现象得到有效控制,一度火爆的定增市场也开始悄然趋变。财通基金认为,在定增红利收窄的背景下,一批跟风进入定增市场的中小机构将被自动驱离。伴随上市公司多元化融资方案兴起,具备上下游资源整合能力,布局上市公司一体化融资服务的资产管理机构将在市场中拥有更大“话语权”。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电记者2日在“看得见的正义”高端网络访谈活动中获悉,截至2016年11月,全国检察机关从19个国家和地区劝返遣返、缉捕潜逃境外的犯罪嫌疑人43名,涉案金额5.48亿元人民币,其中“百名红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