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和平很忙,参加全国两会采访的安徽记者们,直到3月2日上午才“逮到”他。
李和平很“松”,面对一众记者长枪短炮、七嘴八舌,他始终是淡定的表情,清晰而和缓的表达。
李和平后来告诉记者,很忙,是因为近期关于教育的会议多,决策多,改革多;很“松”,是因为外界的许多关心和疑问,在他那里,早已经进入“研究课题”,而且不少已经有了“腹案”。
也难怪他这样说——3月2日,发现李和平身影的记者们,一下子就“围堵了”李和平。
如果8月31日不再是小学入学唯一截止日期,你会让孩子提早一年还是晚上一年?最近,一份提到“小学入学年龄截止日由各省确定”的教育部文件,让很多孩子9月份以后出生的家长不淡定了……
大学生就业难与大学的建设、定位有没有关系,综合性大学和技能型、专科性高校如何协调发展,教育部门会不会区别对待?……
在来北京之前就受读者、网友、观众委托打听的记者们,迅速抛出一个个问题。 “我说实话,你们问的大多数问题,我都回答,但恐怕答案并不是你们和大家所猜测的……”李和平自信地解释道,并让大家放松了,慢慢问。
针对所谓“教育部新政”,孩子“上学时间有松动”。李和平表示,放宽入学限制,提供更加灵活性的时间选择,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家长、学校、孩子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判断,适合早入学的,也可以不再受刚性的规定约束,更符合教育和孩子的成长规律。 ”
李和平认为,上学年龄只是一般性要求,不要把此次教育部的要求当作新政、新规,“更多的是说明现在年龄问题不再像原来那么刚性,在一年时间范围内都是可以选择的,“具体如何选择,则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这才是根本问题。 ”
但李和平同时建议,家长要理性看待孩子的入学时间问题,摒弃“抢跑心态”,不要把晚一天上学等同于“输在起跑线”上,“要尊重儿童发展的客观差异,每个孩子的发育程度、成熟程度是不一样的,相应的,入学时间也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对待,过分追求早入学晚入学,都不是科学的选择。 ”
对于大家最关心的安徽省将如何确定入学截止日期?李和平说,安徽省具体操作意见正在研究,但总体上会贯彻教育部文件,“我们还需要做一些调研,看弹性化的入学时间可能会带来哪些社会影响,出台更具操作性的意见。 ”
对于现在不少学生和家长关心的高校改革问题,李和平说,“某所高校如何发展,选择怎么样的发展方向、发展路径,起作用的因素很多,关键还要看高校自身的‘底子\’如何,比如学科设置、师资力量、所设专业的市场前景,以及对学校未来的发展定位,你是做专科类的、技能型的,还是做综合类的,要综合考虑,不要随时追热点。这里既有市场配置资源的问题,也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问题。 ”
“教育也是一个生态,既不要以为它可以独立于其它事业之外,也要看到,既是生态,就会有各式各样,学生这样,老师这样,学校也是这样。 ”
“这其实就是一个人的成长,从小学入学年龄,到初、高中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再到上大学选择什么样的学校、什么专业,中间的过程很复杂,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不同,但有一点,就是要适合孩子成长、成才。适合了,才是最好的。 ”
“作为教育主管部门,省教育厅当然要对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研究,尽快出台相关政策。而作为个人思考,我还是觉得,中国的教育,就应该千姿百态。 ”李和平的话语平静而有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吴铎思)肇事司机撞死行人后逃逸,按保险单约定,保险公司本不应对交通肇事后逃逸情况承担商业三者险的赔偿责任,但保险单上竟非投保人签字,谁应为行人之死
本报讯(记者吴铎思)肇事司机撞死行人后逃逸,按保险单约定,保险公司本不应对交通肇事后逃逸情况承担商业三者险的赔偿责任,但保险单上竟非投保人签字,谁应为行人之死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呢?近日,福建省厦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