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规划,摸清底子,民主改造。科学规划是有序改造的前提,为全面掌握全区棚户区状况,淄川区棚改办与第三方专业机构合作,利用三个月的时间,走遍全区大街小巷,入户、测量、拍照,掌握了第一手棚改资料。在此基础上,按照“先易后难、分批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规划,为后期改造提供科学依据。项目实行民主改造,充分尊重居民意愿,成立自改委,改不改居民说了算,将95%的居民同意拆迁、100%同意安置方案作为前置条件,保障居民权益,实现了和谐改造。
坚持原则,守住底线,依法补偿。针对以前旧村(城)改造补偿标准不统一的乱象,淄川区棚改办坚持原则,按法律规定标准给予补偿,明确拆迁和补偿是政府的职责,任何企业和个人都不得随意降低或提高法律规定的标准,从根上刹住补偿标准不统一的现象,全区一个标准补到底,实现了有序改造。
转变作风,自我加压,服务项目。棚改过程中区棚改办积极转变自身作风与职能,主动为企业和群众服务。坚持棚改政府全程服务,从评估、测绘、聘请律师,到公证等都由政府出资,减轻项目实施单位负担,打造服务型政府。建立村、镇(办)、区“三级联动”及领导挂包责任制,通过周调度、月督查等方式及早掌握棚改项目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定期召开协调推进会,协调各方,及时帮助项目实施单位解决反映的各种难题。为更好地帮助项目单位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手续难题,在全市率先出台棚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文件,在依法办理的前提下推行“容缺受理”,在这一原则指导下,累计出具各类优惠政策证明(函)84件(次),为项目完善手续43项,做到了让单位少跑腿,早见效,实现了快速改造。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蓉萍)4月6日,记者获悉,为切实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预防和减少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的道路交通事故,保护市民生命财产安全,交警部门将开展为期1个月的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行动。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