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墓地涨价引发热议。记者在河北、北京、福建、广东等地采访发现,一些热点城市墓地价格飞涨,不少人远赴异地买墓。在利益诱惑下,一些经营性的陵园公墓通过囤墓、超标建墓等手段获取暴利,墓地违规开发销售、炒墓等现象重新抬头。
热点城市墓地价格飙涨,异地购墓市场火爆
苏州近日对墓地进行限购的消息引发热议。苏州要求,经营性公墓不得跨区域推销墓穴,对外市户籍人员确需在苏州公墓安葬的,要报经公墓所在地民政部门同意。
“近5年,苏州墓地价格至少上涨了10倍。2016年,苏州的墓地一般每平方米3万元左右,最高的可达10多万元。 ”苏州当地一位墓地中介说,价格上涨的同时,也面临资源紧张。“价格都是被炒起来的。我接触的客户,有一多半都是上海和浙江的客户,这加剧了苏州一墓难求。 ”
不仅苏州,在全国多个大中城市,墓地价格一路上扬。记者调查发现,多地墓地价格令人咂舌:面积约1平方米的墓地,在上海,均价6万元,最高可达30万元;在天津,最低1万元,最高20万元;在广州,大多在10万元至12万元。
热点城市墓地价格高涨,促使不少人异地购墓。河北省三河灵山宝塔陵园距离北京50多公里,陵园负责人说,陵园自2013年开始对外销售,目前北京的逝者家属购买的数量占到七成。墓穴均价在5万元左右,根据墓位的位置、墓碑的石材等最高价格可到8万元,与北京相比有价格优势。
囤墓、炒墓、超标助推墓价飞涨
除了土地资源有限等原因,一些人为因素是推升墓地价格的幕后“黑手”。
——囤墓。 “墓地经营者有各种抬高墓价的方法,最常见的就是利用审批政策从严的形势,通过‘捂盘惜售\’等手段制造墓地的紧俏局面,借机抬高墓地价格。 ”一位在上海从事殡葬行业的人士说。
一些墓葬经营企业低成本囤有大量墓葬用地,但开发缓慢,边囤边卖。以一处大型经营性公墓为例,其陵园总规划面积700多亩,但七八年时间仅开发了三分之一。而其墓穴均价从2012年的2.84万元涨到2016年的6.03万元,涨幅超过200%。
——超标。根据民政部发布的关于贯彻执行殡葬管理条例中几个具体问题的解释,埋葬骨灰的单人、双人合葬墓占地面积不得超过1平方米。不过,记者采访发现,在一些地方超标墓穴屡见不鲜,价格往往非常高。
——炒墓。业内人士介绍,虽然一些地方已明确购买墓地要实名制,但由于监管不严,一些企业和个人钻政策的空子进行炒墓。
毛利率高达80%以上 墓地暴利应遏制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经营性陵园拿地成本低,卖地高价格,产生暴利。以福寿园为例,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12.68亿元,实现利润4.48亿元,其中墓地服务的毛利率高达81%。三河灵山宝塔陵园的母公司福成股份2016年的财报显示,其殡葬行业毛利润高达84.84%。
记者实地调查热点城市中的十几个经营性陵园发现,销售墓地的利润率普遍都在50%以上,一些卖到几十万元的墓地甚至可以获取七八倍以上的利润。
一些专家认为,作为公共服务设施的公墓建设,在基本属性上应兼具社会公益色彩,而不应完全以赢利为目的。现有的不少经营性公墓以划拨、联营等方式低成本获得土地,其经营中应有一定比重收益回馈社会。
“应增强墓地产品成本、买卖状况的透明性,完善殡葬服务价格监督措施,形成合理、严格的定价机制。 ”福州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王阿忠认为。
一些业内人士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应在控制墓价上有所作为,对经营性公墓的使用土地、开发情况进行规范,通过加强监管遏制“囤地”“超标”等行业乱象。
复旦大学教授张涛甫建议加大对非法炒墓等乱象的处罚力度,建立监督机制。在多地已实行对墓地“实名制”购买的基础上,要严格执行“凭遗体火化证或死亡证明购买墓穴”的规定,从源头上杜绝炒买炒卖墓地的行为。
一些专家建议,应不断调整公墓建设规划,开建和扩大公益性公墓的规模。同时,加大力度推广生态葬,普及“厚生薄葬”观念,推动殡葬风俗的改革。 董建国周强方问禹高博
新闻推荐
当前,创新创业是一种潮流,但有些投机者乘机打着创新创业的幌子,偷换概念,蒙骗百姓,非法牟利。在江西瑞昌破获的一起传销案中,犯罪嫌疑人以实体销售商品为幌子,通过网络平台拉人头注册会员,收取会员费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