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在啁啾不断的鸟鸣声中醒来,对身居城市的人来说,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随着自然环境不断改善,如今在南充栖息繁衍的鸟儿越来越多,也有更多的人加入到爱鸟护鸟的行列中。
4月10日上午,雨后的南充,天格外蓝。上午10时,王元刚提着装有一只猫头鹰的鸟笼,来到市西山风景区半山腰。他轻轻打开鸟笼,猫头鹰看了看王元刚,随后飞出鸟笼。2个月前,王元刚救助了这只受伤的猫头鹰。
精心呵护 受伤猫头鹰重回大自然
2月3日,王元刚和几个朋友骑车路过市栖乐垭隧道时,发现一只猫头鹰在地上扑腾。“肯定是受伤了。”王元刚立即停车,将猫头鹰从地上拾起来,仔细一看,果然不出所料,这只猫头鹰的翅膀被打伤。
“应该是被人用弹弓打伤。”王元刚立即骑着车,将这只受伤的猫头鹰带回家,敷上消炎药,用纱布包扎好伤口后,又买来虫子等鸟食精心喂养。“鸟儿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喜欢虫子,再野的鸟儿,都禁不住虫子的诱惑。”王元刚说,为了让这只猫头鹰尽快好起来,他不仅每天都要买虫子给它补充营养,还要喂消炎药。经过2个多月的精心喂养,这只受伤的猫头鹰终于痊愈。4月10日上午,王元刚将其放飞回大自然。
王元刚是南充市花鸟协会会长,去年至今,他共救助60余只受伤的鸟儿,并放飞回大自然。
一走进王元刚的家中,阳台上最醒目的是一排排鸟笼,里面的鸟儿活蹦乱跳,叽叽喳喳叫个不停。“这些是受伤的鸟或掉在地上的幼鸟。”王元刚指着一只个头较小的画眉鸟说,再等个把月,等羽毛长齐了,这只画眉鸟就可以重返大自然了。
保护鸟儿 保护人类生活的环境
“保护鸟儿就是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作为一名爱鸟人士,去年以来,王元刚不仅花费近2000元救助受伤的鸟儿,他还坚持发动市花鸟协会,以及身边的热心人士参与到爱鸟护鸟行动中来。去年,市花鸟协会在城区西山风景区、南门坝生态公园、北湖公园、舞凤山脚下等地设置了6个鸟儿救助点,上面留有电话号码,一旦有市民捡到伤鸟或幼鸟,王元刚都会在第一时间安排人员前去救助。
据统计,去年6个救助点共成功救助300余只鸟儿,并放飞回大自然。
在王元刚的记忆中,5年以前,每年春、夏、秋三季,南充街头的飞蛾特别多。为了杀死飞蛾等虫子,园林管理部门每年都要给行道树打药,但是近两三年来,南充街头的飞蛾越来越少了,甚至难见飞蛾的影子。王元刚说,作为虫子的天敌,鸟儿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些飞蛾还是幼虫的时候,就被鸟儿吃掉了。
王元刚希望,更多的人能主动加入到爱鸟护鸟的行动中来,把鸟儿当朋友,与鸟儿和谐共处。
◆相关链接
南充境内发现20余种珍稀鸟儿
“目前南充境内的鸟类有红腹锦鸡、鸳鸯、大麻鸭、绿翅鸭、董鸡、大白鹭、中白鹭、牛背鹭、苍鹭、冠鱼狗、翠鸟等一共243种。”据市林业局野保科科长邓月平介绍,在这些鸟类中,红腹锦鸡、鸳鸯等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根据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组织专家教授开展的调查显示,分布在南充的国家二级保护鸟类一共有20余种, 如红腹锦鸡、鸳鸯、蜂鹰、鸢、燕隼、长耳鸮、短耳鸮、白琵鹭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称为“鸟类中的熊猫”的中华秋沙鸭也曾在南充出现。
邓月平认为, 南充是全省湿地资源大市, 之所以能够发现大量的珍稀鸟类,归功于自然环境的不断改善。截至目前,南充现有自然湿地资源面积5万余公顷,其中,国家级湿地公园5个, 分别为四川构溪河国家湿地公园、南充升钟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西充青龙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蓬安相如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营山清水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省级湿地公园1个,营山望龙湖省级湿地公园;市级自然保护区1个, 四川太和鹭鸟自然保护区。同时还有众多的县级自然保护区、县级湿地公园。根据规划,南充市将在国家级湿地公园和省级湿地公园内打造观鸟平台,方便市民和游客观鸟。
大学生倡议爱鸟护鸟
4月8日, 由市林业局主办, 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市花鸟协会、顺庆区科协等单位承办的第36届 “爱鸟周” 活动在嘉陵城区一广场开幕。当天,西华师范大学学生展示了野生鸟类标本,市花鸟协会组织了鸟类图片展; 顺庆区科协设立了科普宣传站……西华师范大学的学生们还在现场发起倡议:保护鸟类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共同来爱鸟护鸟。
当天下午,记者在现场看到, 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生现场展出了珍稀野生鸟类标本; 顺庆区科协在现场设立科普宣传站, 通过现场讲解、 发放资料的方式提升市民的爱鸟护鸟意识。
今年是新修订的 《野生动物保护法》 实施的第一年,在“爱鸟周”活动期间,全市将重点宣传保护优先、规范利用、严格监督的保护原则; 栖息地保护制度;猎捕、人工繁育、经营利用、进出口制度;禁止食用野生动物规定。
新闻推荐
本报讯(司英才)日前,市第三人民医院开展春季消防知识培训和灭火实战演练,进一步普及消防安全常识,增强全院干部职工消防安全意识,熟练掌握灭火与应急疏散技能。该院负责人表示,此次消防演练,是按照消防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