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面对死亡的人

来源:黄海晨报 2017-04-11 10:31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冷炳豪

开车沿山海路一直向西,刚过了山海路大桥,就一头撞进了浓雾里,不见天日,路边还没有冒出生机的矮树向后逃窜。

耳目紧张,心脏“扑通”扑通”跳得越来越起劲。

半小时后,一个岔路口拐向北,白墙蓝瓦的建筑愈渐清晰,日照市殡仪馆,这就到了。

两只流浪狗抬了抬眼皮,然后转脖子埋起了脑袋。

雾被风追着,四下宁静。1.温度

李鹏举穿着一身黑色西服,两手插裤兜走在前,彦海玉裹着黑色大衣快步跟着。从宿舍楼到殡仪馆的主楼有五六百米的距离,推开面南的玻璃门,穿着白衣孝服的重重人影逆着光,在100多米的走廊尽头。

哭声呜咽,在廊道里涌起层层浪,淹没了脚步声。

跟逝者亲属擦肩,右转,右手边就是他们的办公室———遗体整容师办公室。

彦海玉脱了外套,理了理西服,刚拿起暖壶,壶盖还没取。“又来了具遗体。”对面办公室的同事推开门说。

每天上班的前一两个小时是一天中最忙的时候。

彦海玉使劲推开办公室门外那扇宽大的黄色门,大门缓缓闭合,哭声微弱了些许,向前走不到10步,左手边就是遗体冷藏室。

房间空旷,北门大敞,浅色的地板砖反着白晃晃的光,白色的墙,白色的吊顶,北门敞开,除了对立的两排银色冷柜,只有唯一的一张桌子。

房间里有7个人,李鹏举躬身趴在桌子上填写流程,其余的人站着一动不动,不自觉放轻了呼吸。

冷柜制冷机的“嗡嗡”声,笔尖摩擦纸面的“沙沙”声听得真切。

脚步凌乱,彦海玉拉开一个冷柜的半米宽方形门,说:“轻轻放到这里边吧。”

说话声、担架滑轮滚动声、铁架落地声……各种声音没一会都被关进了冷柜,偌大的房间又一下子没了声音。

李鹏举和彦海玉锁好门,回了办公室。拧开水龙头,手心、手背、手指缝洗个遍。

李鹏举给彦海玉杯子添上了水,端起来尝了一口。“喝吧,温度正好。”

彦海玉笑弯了眼睛,这个弧度让人一下忘记了她刚刚的肃穆。

2.勇气

1994年出生的李鹏举比彦海玉大一岁,两人是北京上学时同系的同学,学的一个专业———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

“我老家是廊坊的,报北京的学校离家近,选这个专业有一部分出于好奇,父母还挺支持的,因为好找工作啊,全国开这个专业的学校没几所。”李鹏举咽了一口水。彦海玉接过话头,“家里的老人开始不支持,亲人就劝他们,说我以后干这行就是做好事,积德行善,慢慢也就不反对了。”

李鹏举看着彦海玉,眼神温柔。他们已经谈了3年恋爱,对彼此的家庭都不甚了解。毕业面试工作的时候,两人提出了一起工作的要求,并在2016年1月一起来到日照殡仪馆。“我们这行不愁找工作,所以流动性会比较大,两人一起相对更踏实稳定。”彦海玉说他们所有的同事都知道两人谈恋爱的事,“说我们给他们省心了,我们殡仪馆的单身同事找对象比起其他工作要困难一些,搞对象主要靠‘内部消化\’和同事介绍。”

彦海玉是黑龙江人,小时候她家与医院只有一墙之隔,因为家人在医院上班,七八岁的时候几乎天天跟着去医院。“太平间就在每天的必经之路上,那时候医院设施简陋,我总是好奇地往里看,时不时就能看到盖着白布的逝者,也不觉得害怕。”

李鹏举说他不算从小就胆大的男孩,因为从初中学画画开始,经常晚上10点多穿过一个城中村回家,一次次深夜归家的路,练出来了胆量,“有时候一扇亮灯的窗户都没有,胡同里蹿出猫啊狗啊的,真能把人吓得跳起来。”

3.真实“小面积粉碎性的肢体,用胶水固定;头部塌陷,先进行填充再用暗针;时间紧迫时大面积伤口的缝合,要一针到底……”

整容、防腐、化妆、接运、插花、礼仪……都是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专业的大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

在大学,李鹏举和彦海玉都见过幻灯片中无数的遗体,完整的、残缺的、蜡化的、浮肿的……有时会跟身边的同学一起发出惊叹。课堂上的从容,在他们第一次面对真实的遗体时,烟消云散。“因为我实习得早,19岁那年在济南实习的时候第一次见到遗体,是个不明死因的流浪汉,肚子是打开的,扫了一眼就不敢看第二眼,整个人一下子就懵了,晚上睡觉醒过来不知道多少次。”

已经目睹过太多惨烈的彦海玉说得波澜不惊,日复一日灌满耳朵的撕心裂肺听得不再那么真实。

用李鹏举的话说,“干我们这行的,必须有个狠劲,不然根本干不了。”

可有一次,面对一具只有16个月大的宝宝的遗体时,很久很久没有流过泪的彦海玉突然泪崩。

“是一个冬天,小小的宝宝那么安静,看起来就是睡着了,可给她穿衣服时,拿着她的手,一下子就凉到了心里……”彦海玉没有说下去,兀自笑了笑,皱着的眉头过了好久才舒展开。

4.尊严

彦海玉低着头,为逝者编辫子。“阿姨您头发真黑。”

彦海玉俯下身子,为逝者化眉毛。“阿姨您皮肤真好。”

彦海玉的脸距离逝者不过20厘米,为逝者涂口红。“阿姨您牙真好看。”

李鹏举站在一旁,从装着各式工具的化妆箱里拿出彦海玉需要的东西,他早就习惯了她在给逝者化妆时的自言自语。两人搭档工作时,化妆都是彦海玉的活,给逝者穿上七件套、九件套的寿衣时,主要是李鹏举出力气。

……

20分钟后,彦海玉和李鹏举将逝者推出遗体美容室的刹那,门外的亲人痛哭一下炸开了。

这个刹那,彦海玉总能听到自己的心跳。

这个刹那,李鹏举总是一 言不发。

他们记得很多个这样的刹那,因为复原面容突然下跪感谢的人,因为莫名不满突然破口大骂的人,还有突然推搡他们的人……“很多时候,我们就是逝者亲人发泄情绪的一个出口,虽然很无奈,但我们也很理解。”李鹏举说。

“我们是不会安慰他们的,不是不愿意。对逝者亲人来说,我们就是外人,走不进他们的心里。”彦海玉说。

缓步前进,彦海玉和李鹏举把逝者送进告别室的玻璃棺,玻璃盖缓缓盖上。玻璃棺在层层鲜花之上,其中的逝者像是睡着一般安详。

上来一位握手表示感谢的亲人,刚刚摘掉手套的李鹏举突然有些无措———极少有人愿意与他们握手,就像他们极不情愿为亲朋穿衣。

彦海玉说,遗体美容师的工作就是让与这个世界告别的人,看起来依然充满尊严,这种尊严的给予,让他们自己觉得,自己的工作也充满了尊严,即使面对那么多的偏见。

5.青春“我们都是吃货。”说完,彦海玉和李鹏举都笑了起来。

他们住在殡仪馆里的集体宿舍,距离最近的超市都在好几公里外,所以一天三顿饭都在食堂解决,难得的假期,他们一定要去市里吃上一顿。没有公交车,没买车的他们只能选择打车。“你们在殡仪馆干什么啊?”“你们那有没有鬼故事?”“你们工资是不是很高?”

……“好多司机是不愿意送我们的,上了车也是各种问题。”李鹏举笑得有些无奈,时间久了,有相熟的司机了,他们才会“如实”回答。“我们给遗体穿衣服化妆啊。”“哪有什么鬼故事,我们从来都不看鬼片,都假的骗人的。”“3000多块,我们有些去大城市的大学同学工资还挺高,能是我们的两三倍。”

……

换上自己衣服的彦海玉和李鹏举满满的青春劲儿,这天下午调班休息的他们,要去市里给他们养了2个多月的猫咪看病。“俺家猫咪叫‘皇上\’,我一般都叫它‘儿子\’。”彦海玉笑出了牙套,“我那些‘粉丝\’都说我是皇太后。”

彦海玉说的“粉丝”是她直播平台上的追随者,有一万多人。从半年前开始,在宿舍没事干的晚上,彦海玉就会打开手机直播一会。“我在直播平台上的名字就叫‘入殓师\’,我就是说说自己在殡仪馆工作时经历的见闻,当是自己放松心情的地方,也让更多人能了解我们的职业。刚开始好多人是不相信我是入殓师的,现在一万多粉丝里都有四五十岁的人。”

彦海玉和李鹏举拉着手有说有笑地走远,很难想象那么年轻的他们见过了那么多的死亡。

他们回头摆摆手,没有说再见。

他们说过,见太多生离死别,说“再见”是充满伤感的。 

新闻推荐

来宾改写消防滞后局面 近3年累计投入资金4.8亿元

本报来宾讯4月10日,来宾市公安消防支队透露,该市近3年累计投入4.8亿元用于消防建设,改写了消防工作滞后局面。消防基础建设方面,来宾市投入1.45亿元建设市消防训练基地;投入1.04亿元用于队站建设和改...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55年NBA纪录被打破2017-04-11 10:26
评论:(面对死亡的人)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