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证监会、保监会出手重罚违规者之后,银监会的监管力度也在加强,今年一季度对违规机构的罚没金额达1.9亿元,占去年全年的70%。仅在3月29日一天就做出25件行政处罚,17家机构被罚4000多万元,不少大型金融机构赫然在列。
在此之前,金融监管的强度已经开始升级。3月30日,证监会给资本市场“大鳄”鲜言开出高达34.7亿元的“史上最大罚单”,并终身禁入证券市场。今年一季度,证监会作出29项行政处罚决定,共计罚没金额约49亿元。其中,一些只有违法行为、没有违法所得的所谓“悲催”违法者也受到了惩罚,监管部门的惩处标准越来越严格。
保监会对“不守规矩”保险公司采取的处罚措施也体现出严字当头的监管导向。2月24日、2月25日,保监会连续两天分别对前海人寿、恒大人寿的相关责任人做出禁止进入保险业10年和5年的行政处罚,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监管要敢于亮剑、敢于碰硬,勇于‘揭盖子\’、‘打板子\’,坚持严罚重处,保持整治金融乱象的高压态势。”银监会法规部主任刘福寿表示。
其实,针对金融业此前的种种乱象,监管部门曾多次下发各种文件予以整治规范,但仍屡禁不止。究其原因,监管强度不够是关键。“比如针对票据违规操作等行为,几十万元的罚款对金融机构来说微乎其微,根本起不到震慑作用,必须加大处罚力度才能让监管的牙齿硬起来。”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说。
治乱象当用重拳。公开点名批评、数十亿元罚单、终身行业禁入……监管部门正在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整治金融市场。监管“长牙齿”,对违法违规的震慑作用已经显现。面对监管开出的高额罚单,曾经“桀骜不驯”、阻碍调查的鲜言开始服软,表示放弃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并承诺积极缴纳罚款。
新闻推荐
“治乱缓堵”行动第二波 查处六类重点违法行为4188起重点对违法变更车道、违法超车、违法掉头、违法抢行、违法占道行驶、未按规定让行等六类交通违法行为实施严管重罚
本报讯(记者李奎)4月12日,记者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获悉,从3月5日起,全市交警在城区范围内启动了“治乱缓堵”第二次集中行动,重点整治重点区域周边交通,截至4月10日,全市交警共查处违法变更车道、违法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