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社会广角“礼让斑马线”是相互的

来源:皖江晚报 2017-06-19 13:23   https://www.yybnet.net/

6月17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布通报称,据统计,近三年来全国共在斑马线上发生机动车与行人的交通事故1.4万起,造成3898人死亡。此外,从统计情况看,机动车未按规定让行导致的事故占了全国事故的90%。从造成事故原因分析看,主要是由于交通参与者交通安全意识淡薄,违反法律法规通行导致的。具体而言,一个是机动车行经斑马线未按规定让行,另一个是行人闯红灯。

众所周知,斑马线即是人行横道线,为道路上白色而平行的粗实线,因酷似斑马身上的花纹而得名。斑马线是供行人横过道路使用的,是行人的安全线、生命线。走在城市道路上,我们随处可见机动车道上“礼让行人”的宣传标语。既然斑马线被称作“行人的生命线”,“生命权大于行车权”、“礼让斑马线”等无疑应是一种常识。

可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却时常发现,无论哪个城市,都存在车不让人、人不让车、人车抢道的现象。司机不讲交通文明,行人不守交通规则,互不相让,彼此抢道,其结果是付出生命的惨重代价。

小小的一条斑马线,关乎每个行人的生命安全。斑马线上走的不仅是生命,更是一个个家庭。让司机做到“礼让斑马线”,除了要提高司机的文明开车意识,还要有相应的惩罚。《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明确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有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有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对车辆在斑马线前不按规定让行的,必须通过严厉的执法并顶格处罚,才能让司机有所触动,才能真正治理好这一道路交通安全领域的顽疾。

当然,行人也需要学会敬畏斑马线,现在不难发现,在斑马线上慢悠悠走路的,除了老人孩子之外,还有很多的“低头族”,这使司机很是头疼。社会成员的和解,从来就不能依靠单方面的退让而成。也就是说,“斑马线”是互相礼让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成为“行人的生命线”。

□祝建波

新闻推荐

杆石桥街道推进就业创业 夯实民生之本

本报讯(记者刘阳通讯员辛晓萌)记者近日获悉,市中区杆石桥街道人社中心根据“阳光拆迁、兼顾民生、帮扶要跟上”要求,多措并举大力促进就业,托起民生保障“底线”。工作人员深入辖区摸排,了解城乡登...

相关新闻:
张建春 铁2017-06-19 00:00
猜你喜欢:
评论:(社会广角“礼让斑马线”是相互的)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