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炒作满分作文,大可不必

来源:定西日报 2017-06-25 13:14   https://www.yybnet.net/
高考才结束就流传于网上的江苏省高考“满分作文”《人生如路,快上车吧》,被证实是一篇伪作,江苏省考试院核实,今年江苏高考各科试卷阅卷工作预计6月22日结束,评卷过程中不可能有任何所谓的“满分作文”流出,表示不背这口黑锅。

从所谓的满分作文出炉节点时间看,这事炒作的嫌疑很大。“满分作文”在高考语文结束不久后就已经流传于网上,对于有严格审阅程序的高考作文而言,几乎是不可能的。这里面其实有两个问题值得讨论,一个是满分作文存不存在?另一个则是为什么这么多人对满分作文趋之若鹜?

理论上说,作文满分并非不可能,历史上确实有不少名篇佳作是急就章的成果,比如《滕王阁序》,就是在一群宾客的围观中王勃的即席之作。有人倚马可待,有人七步成诗、下笔千言,有人脱口成章、一挥而就,有人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一场近千万学子参加的考试,必定会有佳作产生。恢复高考40年来,其实满分作文也有不少了。围观满分作文的产生也成了每年高考的必选项目。观察各类优秀作文,也成了观察本届高中毕业生素质的窗口。

可是,在大家都要确保正确率,保证如何不失分少失分的前提下,高考确实不是产生好作文的理想环境。应该说,无论是历史上的科举考试,还是现在的高考,主要承担的还是考察一个人的观点素养、语言文字功底的功能,它可能得一个很高的分数,但距离真正的好文章还有不小的距离。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满分作文放在高考的背景下有讨论价值,但放在整个文学的地位里讨论,意义就相当有限了。

一些自媒体热衷于炮制所谓“满分作文”冲的是眼球经济去的,江苏“满分作文”引来转载无数,受益最多的其实正是这些自媒体。一些人追捧满分作文,是把高考作文当成了可以依葫芦画瓢,总结出条条框框,生搬硬套,可以短频快复制,投机取巧赚分的工具,这就是功利主义代替了语言教育的基础作用,完全背离了好文章之所以好的初衷。

满分作文戳中的是高考分数论的痛点,在一分就能拉开名次差距、能划出重点与非重点界线的情况下,满分以及它背后的含金量是会让所有的人激动不已的。这种情绪一经撩拨,演变成了高考战场上生死存亡之争,让整个社会在满分作文面前没有抵抗力。对某些人而言,如何利用这个噱头,制造卖点,把它包装成不能不读不能不看,不能不买的秘籍、攻略才是真正的意图。

其实,好文章并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单从文体来说,发展至今都已经非常成熟,一篇好文章的秘密,老师在课堂上也讲得够多了。想了解好文章的秘密看语文课本比看高考作文要靠谱得多。

对于一个学生而言,应当从历史流传下来的优秀文章书籍中吸取养分。满分作文,看看也就罢了,可当一个神一样来顶礼膜拜,这是舍本而逐末了。

◆阳光评论●高路

新闻推荐

从钓鱼谈起

□张百正(三台)常言道“吃鱼没有钓鱼乐”,钓鱼之乐有雅俗之别。俗钓——通俗的钓法,于江河湖畔种鱼窝抛鱼线猎取水生生物,操作简单无师自通。雅钓——不以捕获鱼类为目的,却钓以逸致恬淡的文化韵味。“...

相关新闻:
孝丰县令李梦登2017-06-25 04:00
猜你喜欢:
评论:(炒作满分作文,大可不必)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