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宽 没有送礼包,却挤在喜筵里吃伙食,这就是吃抹和之一例,典型的占便宜嫌疑。
名不正言不顺的事情,历来就有。吃抹和也不仅指吃食方面,书面语和方言里的吃,不仅关乎嘴巴那点事情。比如吃亏,吃是遇到、遭受的意思,就像在路上走着踩到了尴尬的东西。比如打牌吃喜的吃,却有收获的意味,你的喜建立在别人的苦闷之上,吞吃了别人的利益,总是一家欢喜几家愁,那中彩的家伙满脸灿烂在桌子上“搜刮”筹码。
川南方向说吃酒,似乎酒已经不是液体的状态,是桌子上真正的主菜,喝这个词一定会怠慢了它,只有拿吃才把架势衬托得起来。只要对面坐的人对头,一碟花生米不是也可以对付一次把酒言欢么?
经验告诉了我,川南方面的酒文化繁盛,只要敢端得起杯子的人物,不管男的女的、胖的瘦的、严肃的活泼的,一般都有不小的酒量,可要小心对付!
从字义表面看来,“抹”也许是一个很平常的动作,吃了饭把嘴一抹,准备开溜。许多影视作品导演了很多回这个情景:某,进得店来,大大方方点了一桌好菜,要了几壶最好的花雕,海吃海喝,把客官的派头做足。完了嘴巴一抹,白眼翻起,没有钱耍赖。结果竖着进来,横着出去,整得鼻青脸肿,给看官一场免费的热闹。架子做得越大、吃得越奢华,遭受到的“修理”越“隆重”。英雄瞬间气短。这是吃抹和的一个完整情节。
也有抹嘴之后发现钱囊被偷,幸好有一把宝剑随身在手,抵押酒菜消费,店家看是耍刀的英雄,一般放行,讲和成功。这里的和字也许就是在抹嘴之后情节发展的最后结果,和为贵,赶紧飞鸽传书或者打手机喊救难者来买单吧!
吃的确是在一个初级阶段,如果把吃抹和的理解始终放在小巴掌大的嘴巴上,那真会辱没了这些词汇的原创祖先。在为人风格上,吃抹和是不足取的。有多少本钱做多大事,很多难堪是自找的。用江湖上的话说是自废武功,典型的自残行为。早年在老家还有“干滚龙”这样的字眼,说的是那种十处打锣、九处在,专门贪图小便宜的家伙,个人信誉很低,人人避之惟恐不及。长期吃抹和,就要变成干滚龙。
看刘姥姥进大观园,小时候看到暴笑,认为该同志有吃抹和嫌疑。现在再来看,社会认知让我平和看事,阶级感情使我爱憎分明,我不会再觉得她老人家有吃抹和的动机和行为了。该吃该拿,对那帮子游手好闲的家伙,不该只用个破牛车拉啊,为什么没有调拨几节火车皮上去?
新闻推荐
湖北省荆门市公安局14日通报称,近日,钟祥市警方接到“湖南武冈女子林华蓉(20岁,湖南某职业学院大二学生)溺水身亡”的报警后,迅速开展工作,破获一起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8月4日12时许,钟祥市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