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送餐已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宠儿。大街小巷到处是外卖骑手的身影,外卖骑手也逐渐成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而送餐员漠视交通安全,违法行驶引发的事故也频频出现,6月和7月接连发生的两起送餐员车祸死亡的消息,把“外卖骑手”这个职业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外卖配送行业何时能真正将交通安全落到实处,规范专业配送,告别野蛮生长?近日,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交警部门和外卖配送业内人士。交警联合外卖平台提升行业自律据交警一大队宣传股民警介绍,外卖在方便市民生活的同时,骑手为快速将餐品送给顾客,车辆车速极快、肆意横穿马路、闯红灯、占用机动车道行驶、随意调头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时常发生。今年,交警部门将摩托车道路行驶安全列为重点工作,对摩托车违法行为进行严管、严纠、严查、严处,对无牌无证无手续车辆依法暂扣。
民警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的外卖骑手有一部分与正规公司签订代理运输协议,比如美团的美团专送、饿了么的蜂鸟配送等。这些骑手相对好管理,因为他们有各自归属的公司,平时由公司进行培训,统一装备。上岗提供健康证明,入职提供无犯罪记录。所代理的公司可随时配合交警部门进行在职骑手的报备,接受交警的统一培训。
今年3月至6月,交警一大队宣传科分别为美团和饿了么平台举行交通安全培训会,通过民警真实案例的讲解,引发每名骑手的关注,拉紧安全出行的弦。力争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骑手入行门槛低却存诸多隐患目前,社会上仍存在一些没有组织的闲散骑手,其中部分骑手服务质量难以保证。这些骑手在业内被称为“众包骑手”,有的是商户自配送人员,有的是某些小平台招募的社会闲散人员。
据外卖配送行业业内人士介绍,由于门槛低,成为众包骑手很容易,只要扫描一个二维码下载APP就可以,但是随之而来的隐患不容小视。首先是交通安全隐患:众包骑手平时无组织无培训,本身交通意识淡泊,逆行、闯红灯、无证无牌驾驶、不佩戴头盔,不仅威胁市民安全,也威胁骑手安全;其次是社会治安隐患:众包骑手大多是社会闲散人员,入职前是否有犯罪记录无法审核,取餐送餐登门入户,对顾客和商家存在安全隐患;第三是食品安全隐患:由于众包配送员招募方式简单、成本低,进入门槛低,食品安全存在隐患。
业内人士表示,各层面应加强联动,外卖企业应建立制度对送餐员的驾驶资格、车辆情况、保险情况进行审核监管和规范运作。商家、消费者、骑手选择正规平台。多方共同努力,让骑手从交通安全的“威胁者”变成城市道路的“维护者”,建设更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骑手平均月收入达到5千多37岁的时翠萍是某外卖团队的一名送餐员,在加入外卖团队之前,曾经从事多年报刊配送等服务类工作。她对记者说到,“外卖是一种新兴行业,前景非常广阔,所以在这家外卖团队成立之初就加入进来,后来觉得挺好的就一直干到现在。”
每天早上九点半,时翠萍和她所在片区的骑手们集合开晨会,站长主要强调送餐过程中的安全事项,以及给用户送餐时的服务态度问题。在站长的组织下,骑手们站成了两排,一对一模拟送餐过程,“您好,我是外卖送餐员,你的餐到了,请您查验下,祝您用餐愉快。”时翠萍和同事们认真的演练着。晨会结束后,时翠萍打开手机上的接单系统,骑上电动车,开始了一天的骑手生活。目前,时翠萍和他的同事们每天平均能完成40-50单,月收入达到5000-6000元,业绩优异的骑手月收入近万元。
据了解,骑手5000-6000元的月收入是各外卖专业配送团队的普遍标准,超过众包骑手收入水平。而各外卖配送团队也非常注重送餐员的福利待遇和各项关怀,特殊天气里为骑手准备大衣、热水和口罩等装备,让骑手们没有后顾之忧。对于节假日等特殊时期坚持工作的骑手兄弟,公司除了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给予加班补贴,还会有公司发放的假期补贴,让骑手们在忙碌工作的同时也能享受到更多温暖。YMG记者盖鹏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张海英教育部、公安部等四部门近日印发通知,要求严厉打击、依法取缔传销组织。通知强调,对打着“创业、就业”的幌子,以“招聘”“介绍工作”为名,诱骗求职人员参加的各类传销组织,坚决铲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