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无烟诉讼第一案”绝不是简单较真

来源:华商报 2017-08-16 09:24   https://www.yybnet.net/

近日,开学上大一的河北女生李颖起诉了哈尔滨铁路局,起因是她在从北京前往天津、由哈尔滨铁路局运营的K1301次列车上闻到了刺鼻烟味。目前,北京铁路法院已受理此案。有专家称该案“意义重大”,有助于推动普通列车禁烟,可称之为“中国公共场所无烟诉讼第一案”。(8月15日澎湃新闻)

普通列车禁烟,早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即便在《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送审稿)》中已明确规定,“所有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烟”,可现实中,规定总是碍于各种人情世故,往往得不到落实。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确实需要有人来较真,否则,一纸“禁烟令”将沦为摆设,乘客被迫吸二手烟最终也将会成为常态。

或许有人会讲:“不就是吸了次二手烟吗,大学生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了?”恰恰是这种想法,足以证明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对于在列车上被动吸二手烟的遭遇,早已见怪不怪。其实,从表面上看起来,女大学生的一纸诉状,仅仅是出于对吸二手烟的不满,但实际上,这样的较真,对推动普通列车全面禁烟有着重大意义。因为,普通列车上确实设有吸烟区,可在吸烟区抽烟,烟味仍然会弥漫到车厢。况且,吸烟区往往设在过道、厕所旁,空间狭小,通风条件很差,这就导致烟味最终仍是在车厢扩散。

以往,对于在吸烟区吸烟的人,乘客并不会过多去责问、提醒,或是捂着鼻子远离,或总是做那个“沉默的大多数”。可渐渐地会发现,其实吸烟区的设立,与其说是对烟民的包容,还不如说是对他们的纵容。一方面,吸烟的危害已无须赘述,相信不管是吸烟者还是不吸烟者,都深知吸烟对健康的影响,但为什么在公共场所,禁烟令却往往成为摆设呢?这其中,与吸烟者的个人自由与公众健康的矛盾状态,有着很大关系。

另一方面,“禁烟令”的差异化实行,也是造成吸烟屡禁不止的关键原因。应看到,有些市区确实很明确地写到禁止在公共交通工具内吸烟,并规定吸烟场所的所在单位有义务对吸烟者予以劝阻。但在列车行驶途中工作人员的劝阻,很难起到作用。更应看到,高铁上已实行全面禁烟,而普通列车却并没这么做。这就导致,同样都是城市交通的一张名片,都是社会的一块公共流动场所,如此差异化的“禁烟令”,非但不能称为人性化,反而还会以牺牲不吸烟者的身体健康为代价,让更多人觉得不公平。

由此看来,“无烟诉讼”其实是对被动吸二手烟的有力控诉,也代表着很多人的心声。普通列车上的吸烟现象,是“差异化”禁烟令的一个缩影,也是城市文明格局的一把标尺。推动普通列车全面禁烟,不仅需要一个人的较真,更需要多数人能站出来,勇敢地对公共场所吸烟说“不”。当然,这些都建立在铁路部门及时提高服务意识、优化乘客乘车体验的基础之上,让普通列车成为“无烟区”,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宋潇

新闻推荐

又是传销!又造命案!女大学生暑假打工身陷传销组织溺亡

湖南长沙南方职业学院大二女大学生林华蓉7月11日去湖北后,再也回不来了。8月13日,她的死因,经家属和警方证实,和死于天津的大学生李文星一样,均系陷入传销组织。大二女学生被学长骗入传销组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无烟诉讼第一案”绝不是简单较真)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