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长,您先忙着,我们走啦!”“感谢您园长,又让您替我看了一上午孩子。”“园长,我先把孩子领回家了!”“‘大妈妈\’再见!”……这是记者日前在白银安博幼儿园园长王萍的办公室里看到的一幕。
虽然,目前城区幼儿园还没有开学,但是这个幼儿园里却热闹非凡,因为很多上班没时间带孩子的家长都把孩子送到了这里,下班了再接回去,也有一些爷爷奶奶为了让孙子玩得开心,特意把孙子带到这里。
王萍是这个幼儿园的园长,这里的孩子们都亲热地叫她“大妈妈”。在和记者共处的短暂时间里,王萍忙得不可开交,一会处理园里事务,一会照顾发生了小矛盾的孩子情绪,一会还要和家长沟通。无论多忙,王萍始终都是那么有劲儿,好像永远不知道累。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近60岁的她还乐此不疲地和孩子们愉快相处呢?王萍说:“与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刻,温暖与感动常常萦绕心间,这就是原因。”
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是最快乐的。
捏捏孩子们的小手就是一种幸福。
工作时的王萍。
孩子不开心时园长给一个安慰的拥抱。
下岗后迫于生计开办幼儿园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从事幼儿教育工作12年的王萍,说得最多的就是:“之所以坚持干幼儿教育工作,是因为我始终被孩子和孩子家长所感动。”
踏进白银安博幼儿园,这里温馨清爽的布局吸引了记者的眼球,大厅的墙壁上画着各式各样的卡通图案,另一面墙上,贴满了幼儿园小朋友与老师们的合影照片,大厅里两位老师正在和前来咨询报名事宜的家长沟通,还有两位老师正陪着小朋友们玩耍,眼前的一切都在向记者诉说着幼儿园的温暖与活力。
开办幼儿园之前,王萍在白银针布厂房产科担任副科长,这期间,厂里幼儿园园长因故离园,她便接手了园长的职务,开始了幼儿教育工作。2005年,单位因为经济效益下滑,王萍和一部分员工只能下岗回家。“说实在的,从厂里下岗后的人,一没钱二没手艺,出了厂子啥都不会干。”王萍说,那时候她上有老下有小,总不能一直待在家里。就这样,失业在家的她,因为家庭负担过重,不得不走上街头寻找工作,可是当时已经40岁的她,一时间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用人单位不是嫌她年龄大,就是嫌她没有经验。无奈,四处碰壁的她只好回到家里,整日郁郁寡欢。
有一天,王萍碰到了以前在厂里幼儿园上学的小孩子,以前小孩子见到她后,总是用稚嫩的声音称呼她“王老师”,而这次她却没有听到这样熟悉的称呼。已经习惯孩子们喊她“王老师”的王萍,那一瞬间心里非常失落。后来她觉得只有与孩子们在一起她才是快乐的,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她的脑海里浮现了出来——开办属于自己的幼儿园。
在家人和亲戚朋友的支持下,王萍的第一家幼儿园办了起来,几经波折,王萍将园址迁至市区胜利街,并改名为童欣幼儿园。2016年,王萍的第二家幼儿园——安博幼儿园在市区苹果街建成了。
因为有爱所以一直被感动
教育工作是一件极其耗费精力的事,尤其是幼儿教育工作,需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办园这些年来,王萍不断提高学前教育的教学教研水平,特别注重教师能力的培养,她每年外出学习全国各地发达城市的幼儿园办学经验。王萍说,她的幼儿园前后迁址多次,但这并没有影响生源和师资,因为家长和老师都认可她。“我园里的大部分老师,都是跟着我多年的骨干老师。”王萍自豪地说,幼儿教育工作很苦很累,但用大家的话说是“累并快乐着”。
有一次,园里一位小朋友的家长来找到王萍很生气地说:“孩子的腿上有几处伤痕,孩子一口咬定说是幼儿园的某位老师打的,而打人的地方正好是监控死角。”王萍听了这件事后,第一时间找来这位老师了解具体情况,这位老师很委屈地告诉王萍自己并没有打孩子,但当时孩子的家长不依不饶。“没办法,孩子说的被打地方是在厕所,那里没有监控,实在是说不清楚,我只好带着这位老师去孩子家里道了歉。”没过几天,孩子的家长来到幼儿园后一改之前强硬的态度,主动对王萍和那位老师说抱歉,孩子放学时家长还主动给王萍一个拥抱。事后王萍从孩子那里得知,他腿上的伤痕是和其他孩子打闹时不小心留下的,是小孩子撒谎了。“我一下子明白了孩子家长当时为什么会给我一个拥抱。办园这么些年来,碰到这样的事情太多了,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遇事一定要换位思考,用宽容、理解,包容的心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事情就会大化小,小化无。”
“在幼儿园里任何一点小失误都可能会被无限放大,其中的辛苦无人知晓。”王萍感慨道,每天早上7点多开始上班,带着孩子们户外活动、上课、进餐,趁着孩子们午休时间备课、写教案,给家长发照片、打电话……还有些琐碎的工作,白天干不完晚上接着忙。
“我们园里的老师总说我‘缺心眼\’,我已经习惯了每天跟孩子在一起。”王萍笑着说,对于幼儿工作者而言,一点感动就能焕发出无限的爱,因为爱,付出再多也心甘。
提起这些年来幼儿工作的点点滴滴,王萍说到动情之处眼眶微微发红。“幼儿园的工作总是忙忙碌碌的,我已经忘记了那个被我放在桌子上的水杯。”在园里忙碌了一天后,同样辛苦了一天的老师不忘把水杯递给王萍,提醒她喝点水。
“在我感到累的时候,这些活泼可爱的小精灵们总是显得那么贴心,孩子们会争先恐后地帮我捏肩、捶背;在我使用剪刀的时候,孩子们总会提醒我小心手;看到我提着东西的时候,孩子们也会主动帮我分担……”这一切都是那么温暖,园里的孩子们都是王萍的小棉袄,他们总是亲切地称她为“大妈妈”。
孩子哭了,王萍就赶紧找原因;孩子饿了,她赶紧去找吃的;孩子尿了拉了,她二话不说,赶紧给孩子换上干净衣物,清洗脏衣物;孩子们之间有冲突也总是第一时间去找“大妈妈”……
采访结束时王萍说,在她的幼儿园里,她要求孩子们之间每天都要有一个爱的抱抱,孩子与老师之间也要有爱的抱抱,这就是她的宗旨。“我的原则是老师们在任何情况下不能有抱怨之心,即使心有不悦,都可以来找我,但不能因为负能量影响到孩子们。”王萍说,她每年都会外出学习,她要把她从外地学来的先进理念用到每个孩子身上。
新闻推荐
暑期即将结束,大学新生也即将报到,学生们从以往的家长代劳消费转变为现在独立消费,容易在消费中出现问题,甚至权益受到损害。省消协提醒大学生消费者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理性科学消费,不可盲目攀比。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