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全国主流法治媒体“法治海西·平安海西”采访行的33 家中央及全国省级主流法治媒体的60余名新闻工作者来到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行委公安局,感受“ 天网工程” 下的平安大柴旦。
人像“ 大数据”降低办案难度
今年5月6日,大柴旦行委锡铁山镇谢女士到大柴旦行委公安局锡铁山派出所报警称,其在某餐馆门口停放的一辆价值 2500 余元的电动车被盗。接警后,锡铁山派出所办案民警现场勘查发现,案发地在大柴旦行委“天网”视频监控覆盖范围内,遂向上级领导汇报,调取案发时间段监控视频。监控显示,当日凌晨1时47分,两名男子将电动车推至锡铁山原幼儿园门口,踹烂电动车的仪表盘后骑至某工地板房仓库。民警立即前往查处,在仓库内缴获被盗电动车,并将盗窃嫌疑人李某、邵某当场抓获。
“ 这起案件的快速破获正得益于我们的‘ 天网工程’ 中的人像‘ 大数据’。”民警白霄飞告诉采访团记者,“我们利用人像\‘大数据’对辖区内的人进行结构化分析,提取人体的衣着颜色、性别、是否戴眼镜、是否带帽子、是否戴口罩等外在的附属特征,基于这些结构化特征数据,在海量数据中开展人员检索,不再需要人工查看录像,就可以快速定位出目标人物的轨迹,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办案难度。”
车辆“大数据”提高办案效率
大柴旦行委公安局利用“天网工程”中的刀锋大数据系统、对卡口、电子警察系统采集的车辆图片进行二次识别分析,给每一张车辆图片都实时建立了车辆模型。
此外,他们还对故意遮挡号牌、未悬挂机动车号牌的车辆进行搜索,找出相似的历史过车信息,从而精准获取车辆号牌,锁定嫌疑车辆的登记信息。对一些重点车辆,可依照车牌、过车时段、车身颜色为条件,分析车辆行驶轨迹,并且可以结合地图动态回放显示车辆轨迹。
“我们利用‘ 天网工程’中的车辆\‘大数据’多次获取辖区内的问题车辆信息,在侦破、查处和认定各类案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大大提高了办案效率。”大柴旦行委公安局局长马俊林告诉记者。
Wifi“大数据”系统全省领先
在110指挥中心,白霄飞向采访团展示了大柴旦行委公安局在移动终端大数据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在全省公安系统中,大柴旦行委公安局是第一个部署终端采集设备的单位。目前,可利用Wifi大数据系统通过数据的采集和视频的画面联动、区域碰撞等手段,确定目标人物的终端 MAC 地址,从而进一步获取终端的 QQ 账号、微信账号等,为锁定目标人物提供更多的信息。
如今大柴旦地区各乡镇被电子眼覆盖,24小时对所在街道路面进行不间断监视。 与此同时,所拍摄到影像也将及时发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行委公安局的报警指挥中心。
据白霄飞介绍,目前大柴旦行委公安局已实现了大柴旦地区城镇人员密集场所、主要交通道路和重点要害部位100% 全覆盖,覆盖率达到 80% 以上,最远可监控到大柴旦以西180公里处。
自大柴旦地区“ 天网工程” 以及“雪亮工程投入使用以来,在加强治安防控,优化交通出行,创新社会综合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群众挽回了财产损失,实现了发案率下降、破案率上升的良好局面。
本报记者 万晋 王金山 张萌
新闻推荐
中新网信阳8月24日消息,为骗取政府土地补偿款,河南固始一对夫妇将他人刚出生的婴儿与自己家婴儿放在一起冒充双胞胎,以增加家庭人口骗取政府土地补偿款,固始县公安局24日通报,近日,该两名犯罪嫌疑人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