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太湖农商银行扎实推进金融精准扶贫,全力做好生源地助学贷款发放工作,确保让每一位贫困大学生交得上学费、上得起大学。截至8月15日,助学贷款受理仅半个月,该行就受理助学贷款689户,合同金额2040万元。
提前谋划举措到位。从今年年初开始,该行多次到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就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进行协商沟通,并就2017年助学贷款的相关政策、办理程序等联合下文,保证了助学贷款政策早出台、社会公众早知晓。同时,为便利学生就近办理助学贷款,该行改变了以往助学贷款集中受理模式,将助学贷款受理网点扩展到全行所有一级支行,保证了学生“足不出乡镇”就可办理助学贷款。
广泛宣传发动到位。上半年,该行会同教育、乡镇党委政府等部门,走进全县7所普通高中和3所职业学校,举办生源地助学贷款座谈宣传会,送助学贷款知识到课堂,累计张贴助学贷款宣传海报100张,发放助学贷款宣传册页6000份。同时,该行还借助政府网站、该行微信公众平台、当地关注量较大的微信公众号推送了多期助学贷款政策、办贷指南类信息,让助学贷款政策“我知你知大家知”。
免费让利优惠到位。为切实让利贫困学生,该行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将好事办好。今年,针对助学贷款学生,该行一律免收跨行汇划学费手续费等相关费用。据测算,仅跨行汇划学费手续费一项,该行就为贫困学生节约支出3万元。
提质增效服务到位。该行对全行助学贷款受理情况实行按日通报,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从严问责助学投诉所涉支行和责任人,让贫困学生满含期待而来、高兴满意离开。该行还着力简化助学贷款资料要求,努力让学生少跑路。另外,该行还建立了助学贷款学生微信群,后续将及时发布助学贷款续贷政策,提示贷款到期时间等相关信息,全力方便学生办贷还贷。
(黄明 石庆美)
新闻推荐
修缮中的沈家本故居二进院。10个月完成腾退、5个月完成近70年首次修缮,今年年底前,位于西城区金井胡同1号的沈家本故居,将变成中国法制名人博物馆,对中外观众开放。不可移动文物腾退,历来是文保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