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华社主办的《半月谈》发文称,新型传销迷惑性越来越强,甚至拉拢欺骗地方党政干部为其背书,中部某省一副市长不幸中招。
过去,传统传销是先交钱入伙,然后再通过介绍亲戚朋友发展“下线”,发展得越多,“级别”就越高,“分成”也越多。新型传销与传统传销本质一样,所不同的是披有蒙蔽人的“外衣”,比如能“麻”到副市长的新型传销就打着“百川世界互联网峰会”的幌子,还有的打着“一带一路”、“互联网+”等等旗号,大有“符合国家要求”、“政策许可”甚至“上面支持”、“背景深厚”等刺激人神经的面孔,对于一些急于创业、发家致富的人,一些急于发展经济的地方干部来说,具有极大的欺骗性,也很容易让人放松警惕,落入圈套。
骗子总是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引君入瓮”,加上传销人员大都能说会道,而且有专门策划的“套路”,甚至有巨额利益的诱惑,比如最近很多手机都收到这样一条关于投资教育保险的信息:“月付104.5元,五年可得270万元”,一些经不起“诱惑”的肯定会中招。
最近新闻有连续报道,一些大学生暑假期间打工被骗加入传销组织,然后被非法拘禁、施暴、死亡。据说,这传销又被分为了“南北”两派,尤其以“北派传销”最为凶残。其实,任何传销都是打着“正规”旗号,打工也罢,投资也罢,购买商品也罢……每一个人都需要擦亮双眼,明辨是非,这其中有一个学习和认识的过程,除了有“正规门面”、挂有“工商税务登记”招牌,可能还要多个心眼,必要时咨询一下法律、金融管理及其它政府部门,光凭直觉去感受,限于个人认知水平,难免会上当受骗。总之,辨别传销,小心谨慎最为重要。
传销,有的有产品,有的无产品;有的要发展“下线“,也有的可能不需要发展”下线”;有的针对老年人,有的针对年轻人,有的针对特定人群;有的以高科技冠名,有的以扶贫开发为招牌,有的以金融投资为幌子,有的甚至以买卖公墓为借口,现在又有针对政府官员的以“政策扶贫”、“开发项目”为理由……总而言之,新型传销已经是五花八门,对于传销所设的“局”带有较强的欺骗性。所以,面对形形色色的传销骗局,我们大家都需要“启蒙教育”,特别是刚进入社会创业的学生,不要落入传销的陷阱,既伤了财,还有可能被害了命。
新闻推荐
你知道大气层吗?你知道地球与大气层的关系吗?你知道大气层被破坏会对我们造成多大的影响吗?暑假里,我看了一部叫《大气层消失》的电影,让我深深地认识到保护环境究竟有重要!影片讲述了一起列车劫持案,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