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小贴士
警惕“校园贷”:几千元“校园贷”不到一年时间就滚到50余万元,家人倾尽所能凑还20万,还欠下30多万,但仍每天被讨债公司以各种手段追讨……这是一起发生在大学生身上的真实案例。
提醒广大在校大学生,不要轻易使用非法“校园贷”,互联网上出现的“今借*”“*速借”等网络借贷平台均为违规平台,当事人借贷后,会立即掉入网络借贷陷阱,短期内产生巨额利息,并遭到借贷方以恐吓、威胁等手段催收债务。
远离“传销门”:关于大学生误入传销组织的报道近年来持续增多,受害者极有可能因误入传销导致今后工作生活再难回到正常轨迹。
现在大学生等年轻群体的生活已经与网络密不可分,不少传销组织利用现有网络平台信息审核不严等漏洞,在求职、交友、征婚等平台发布虚假信息,大学生相对单纯,容易被洗脑,很容易落入陷阱,从而被发展为下线。
据新华社
不借银行卡:银行卡不能借,不能让他人替你操作,不能给他人看你的卡号,不能当他人的面输入卡的密码。骗子声称自己银行卡被盗,请求借卡转账,再以“我帮你操作”等理由骗得密码,然后用另一张卡调包。提醒新生:这类求助者,往往是骗子,不可交出自己的银行卡,更不可泄露密码。
不外借身份证:身份证要妥善保管,不能借给他人使用。不能委托他人代为复印,身份证复印件在应用中要注明此件的用途。防止他人借用你的身份证以及复印件办理各种银行卡、电话卡、借记卡等相关有价凭证,给你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本报记者 张立峰
新闻推荐
茫茫人海中,好不容易相亲遇到了一个有好感的异性,若是以为对方对自己印象好就疏于联络,最后两人只能不了了之了。那么,在相亲过程中,该如何把握机会趁热打铁让感情迅速升温呢?单身们快扫码来一探究竟,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