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外卖行业新规下月起实施,外卖配送服务有统一标准—— 送餐不能入户 禁止收取小费

来源:来宾日报 2017-08-31 05:02   https://www.yybnet.net/

天太热不想出门,下雨不想出门,加班没空去吃饭……外卖的出现给不少人带来了方便,但是“配送设施差”“送货速度慢”等问题也引来不少市民吐槽。

近日,记者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商业行业分会官网获悉,为了规范外卖配送服务过程,提高外卖配送的服务质量,将于2017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外卖配送服务规范》(简称《规范》)。《规范》实施前,记者采访了城区一些外卖配送员和市民,了解本地业界和消费者对《规范》的反响。

《规范》出台

填补外卖行业管理制度空白

“最近一段时间,我每个周末都在手机上下单点外卖。”市民秦女士说,由于天气炎热,单身的她不愿离开空调房外出吃饭,点外卖成了她的家常便饭。“有时晚上想吃夜宵,但又不想出门,就点外卖,毕竟实在太方便了。”

外卖配送服务市场迅猛发展,也催生出不少问题。虽然部分外卖商家已经有了自己的规章制度,但标准各不相同,难以维持整个外卖行业的稳定发展。即将实施的《外卖配送服务规范》,填补了外卖行业管理制度上的空白。该《规范》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备受大众关注:

一、外卖配送机构应具备企业法人资质,有固定办公场所和规模化的配送队伍,同时配送箱、配送车和头盔等也应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外卖配送用车宜用电动自行车,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二、商户应在10分钟内确认订单,外卖配送员应在5分钟内接单。

三、外卖配送员到达消费者门口应轻声敲门;配送员不应进入消费者家中。

四、配送员应年满18周岁。

五、禁止配送员收取小费行为。

外卖小哥

平时都是这样做的

对于《规范》中提到的诸多细节,比如外卖配送员不应有进入消费者家中、收取小费等行为,本地不同平台的外卖配送员大部分都在执行。

外卖小哥韦何辉在“饿了么”从事专职的外卖送货将近一年,主要负责盘古大道、人民路、迎宾路一带的送餐服务。他告诉记者,点餐的客户大部分是公司的上班族和门面经营人员,也有一部分是住宅区的住户。“我们跟快递员不太一样,快递一般只送到楼下,而我们大多要送上门。”韦何辉说,《规范》中提到要有规范的配送工具、不进客户家里、礼貌敲门、不收小费等,公司一直是这样要求的,自己也一直是这样做的。

在“外卖配送员应在平台派单后10分钟内接单”规定上,美团外卖配送员小张表示,在不繁忙时基本能做到,但遇到天气状况不好或者订单量猛增的时候,可能就无法做到10分钟内接单了。

“小费我从来没有问过,但有些客人认为你送餐快,服务态度好,就会通过平台打赏小费。”韦何辉表示,从事这份工作以来,他在平台打赏收到了几十元钱,但平时没有收过现金,“说实话,打不打赏无所谓,更多时候是希望消费者能够给配送员相应的礼貌和足够的尊重。”

记者在某外卖平台上看到,配送员罗师傅成功配送1230个订单,准时率高达98%,接到过16人打赏。“有一次下大雨,我给一位顾客送餐,她没写清楚地址搞得我跑错了小区,后来电话联系终于找对地方。她看我浑身都淋湿了,一个劲地说不好意思。后来我看到她在平台上给我满分好评,还追加了打赏费。”罗师傅表示,顾客下单时会一并支付配送费,所以配送员很少能接到打赏,更别提小费了。但偶尔收到一次打赏,不论金额多少,罗师傅都觉得是顾客的一份心意,自己很感动也备受鼓舞。“不知道在平台上打赏属不属于小费,我觉得打赏或给小费都是双方自愿的,希望这点不应该禁止。”罗师傅说。

小店经营者

送餐人员规模化难以做到

来自湖南的魏先生在市区祥和路开了一家以湘菜为主的小餐馆,为了扩大销量,他也做起了网络订餐和外卖生意。

对《规范》中明确外卖提供者要有合法证照、有合适的经营场所等条件,他认为这是基本的要求,这能防范那些“黑店”鱼目混珠,侵害消费者权益,搞乱行业的市场秩序。但关于服务队伍要规模化的要求,他觉得实施起来有难度。“对那些大的商家,或者专门送外卖的公司,可以达到这个要求像我们这种小店,总共才三四个人,怎么规模化呢?”魏先生说。

消费者

最好进一步明确惩罚措施

想吃什么或者想买什么,一个电话就能送上门,这样的生活便利深受年轻人喜欢,尤其是一些本来就不好动的宅家一族。

市民杨小姐常叫外卖,她认为制定一些标准,对外卖配送服务进行规范当然好,但希望不要由此限制这种便利的提供。她认为,10分钟内确认订单没有问题,因为一般都是有需要才叫外卖的。

至于对外卖小哥行为的规定,市民黄小姐认为挺有必要。因为之前看新闻有报道过外地的送货人员进客户家里干坏事的事件。“最好能进一步明确污点记录、行业禁入等惩罚措施,这样才能约束那些品行不端的人。”

在规定“禁止收取小费”这一点上,市民吴女士表示,该项规定有些严苛,虽然中国不像外国那样有付小费的习惯,但作为消费者,看到平时外卖配送员顶烈日、冒大雨送餐,感觉挺辛苦的,所以有时通过平台打赏一下也无可厚非。“其实,我觉得更应

该把侧重点放在改善食品卫生安全方面,这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吴女士提出了她的想法。

律师

虽不具法律强制力但起促进作用

记者了解到,虽然部分外卖商家已有自己的规章制度,但一家一套标准,千差万别,难以维持整个外卖行业的稳定发展。

“从长远来讲,该《规范》的实施对消费者、商家和社会都有益处。”广西华尚律师事务所律师曾祥伟认为,由于这仅是一种行业规范,尚不具备约束力和法律强制力,但对外卖行业的发展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曾祥伟说,这种尚不具有强制力的规范,需要商家、外卖公司和消费者等共同遵守。“《规范》中对配送服务、时间、卫生等相关要求,能促使外卖企业在以后的经营中更好地服务消费者,也是对广大消费者的尊重,让消费者放心大胆消费。只有如此,外卖配送行业才能有序健康地发展。”

对于外卖人员未经许可不能进入消费者家中这一点,他解释,此条款有一定法律意义。根据刑法第245条的规定,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应当立案。本罪是行为犯,行为人只要未经住宅主人同意非法强行闯入他人住宅,或者经要求退出仍无故拒不退出的,原则上就构成本罪,应当予以立案追究。

而在禁止收取小费方面,“仅仅是行业从业者对消费者的一种承诺和保证,仅是其对从业人员业务行为的规范,并非对消费者的约束。这个没有任何强制力的标准规范,并不能直接要求整个行业必须完全遵照执行,但其势必会对整个行业带来巨大冲击。其内容如何约定,不能代表行业整体的呼声和行为。所以,禁止收取小费这个规范并不违反法律规定,如能全面实施,最大的受益者应当是消费者。”曾祥伟认为,在该点上,是否遵照执行或更为严格,是行业从业主体自身的考量。■晚刊记者 张国锋 见习记者 莫永娟

新闻推荐

在山间寻找历史:浙西南山区的民间信仰、记忆与地方文献

历史学人走进田野在今天似乎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尤其明清以降地方社会的研究者,更需要走近历史现场,才能更好地感知过去发生的一切。8月6-20日,华东师范大学民间记忆与地方文献研究中心(民地中心)...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外卖行业新规下月起实施,外卖配送服务有统一标准—— 送餐不能入户 禁止收取小费)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