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开学临近,新大学生开始到校报到,临行前,总有父母反复提醒“注意安全”。尽管如此,由于大学开学人多事杂,一些不法人员总会盯上这些涉世不深的孩子。由于大学生们心地善良、思想单纯、社会经验不足,在精心设计的圈套面前,往往会不幸“中招”。东昌府公安分局东昌湖派出所现将一些针对学生的诈骗类型梳理出来,请即将入学的同学和家长们能提高警惕,防止被骗。
假冒学校名义诈骗
作案手段:嫌疑人通过非正常渠道获取新生信息,然后以学校的名义给新生家长邮寄或发送“补充内容通知书”,谎称学校收钱,要求家长将钱款汇到指定银行账户;此外,嫌疑人还以学校老师的名义给学生家长打电话,谎称其孩子在学校生病或遇到车祸,急需手术费等,然后向学生家长提供银行账号要求汇款或转账。
假冒同学借卡汇款
作案手段:嫌疑人冒充自己是本校学生,先询问新生哪里有ATM机,然后称自己的银行卡无法使用,再借用同学的银行卡接受家里汇款,获得银行卡密码后就取钱逃跑。
借中介为名进行诈骗
作案手段:当前,此类诈骗案件有上升趋势。现在有些同学出去做兼职、家教等,嫌疑人利用同学急于找到好的兼职、家教的心理,以招工点、兼职家教介绍所等名义进行诈骗或利用同学们作为其兼职劳动力,进行诈骗。
以次充好推销电话卡
作案手段:嫌疑人利用新生对校园环境不熟悉,冒充专业人员在宿舍或食堂附近向新生推销低价的电话卡、上网卡等,以次充好、以少充多甚至以假乱真。
借熟人关系进行诈骗
作案手段:此类嫌疑人往往是冒名顶替或以老乡、朋友的身份进行诈骗。受害人往往碍于面子或出于义气,在不了解嫌疑人真实身份的情况下,慷慨解囊,从而上当受骗。
遇到困难需要帮助为由进行诈骗
作案手段:此类嫌疑人多冒充走失的或财务丢失的学生、灾区群众、落难者等名义,借由受害人的同情心,进行诈骗。(付朝旺 武淑红)
新闻推荐
记者从市南检察院获悉,从2013年到2016年,市南检察院共审查有关“仙人跳”的案件只有1起,但从2016年至今,共审查了6起类似案件,此类案件逐渐增多,大多发生在经济型快捷连锁酒店。在侦办过程中检察官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