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以来,气温变化无常,早晚温差大,一些心脑血管病人的病情也出现了波动。日前,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近期心脑血管患者有所增多。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医生李竹燕表示,在夏秋季更替时,心脑血管患者作息饮食应有规律,按时服药。
季节交替易引发心脑疾病
在市二院心内科病房,一位56岁的患者黄先生说,他有6年的高血压病史,前些天受了凉,感觉心口有一些憋闷,间断有疼痛感,以为是感冒引起的,但到晚上胸口疼得厉害,家人急忙将他送到医院就诊。经检查,黄先生被确诊为冠心病,而且血管已经有些阻塞,经过治疗才有所好转。
李竹燕介绍,夏秋当气温不稳定时,人体内的生物调节系统就可能出现问题,容易引起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生。
“抵抗力差的人,特别是老年人,有些会无法适应这种变化,病菌乘虚而入,导致感冒、气管炎等疾病发生,而这些疾病能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李竹燕建议,老年人在这个季节一定要注意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
潜在风险人群应注意防范
54岁的市民曾女士,平时身体很好,但近来偶尔感觉有“心慌”感。前些天吃过晚饭,她在藉河风情线上跳广场舞时,突然感到头昏,一下子晕倒了,脸色苍白,朋友们把她送到医院。检查后,曾女士才知道自己患上了肺源性心脏病。
李竹燕说,气温不稳定,很多病人都会心跳加快,尤其是血脂、血压、血糖异常和有家族史冠心病的人,会出现短时间内多次阵发心悸、心慌、胸闷等症状,出现这些症状,一定要重视。
“很多人不知道,猝死的患者中,有约三分之二是由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李竹燕介绍,导致猝死的主要疾病有冠心病、脑血管意外、肺栓塞和夹层动脉瘤,在任何时候,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病人自己平时都应多加小心。
“其实,心脑血管疾病并不仅属于老年人,工作强度、压力大的年轻人和有家族史的高危人群也要注意。”李竹燕提醒,对于那些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重、心理压力大的年轻人来说,患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肌梗塞等疾病的风险也很大。
定期检测血压很关键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一定要定期检测血压,尤其有高血压等症的人平时要力争使血压控制达标,不要因临时血压正常就放弃治疗,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体检。中老年人应坚持服用降低血液黏稠度、保护血管的药物,以达到保护心脑的目的。
此外,日常的调养对心脑血管病患者来说也很重要,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激动,遇事冷静。一旦出现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心慌、胸闷等不适症状,需及时到医院检查。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李鑫通讯员周福基)近日,黄务派出所巡逻民警在巡逻至辖区金苹果公寓时,发现一男子驾驶的电动三轮车有违法运输罐装天然气的嫌疑,民警迅速跟进将其拦截并查获。经查,2017年8月至今,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