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在市区某小学读五年级的孙某不但吵着让父母新买了高档书包,而且其它文具也都重新买新的了,这些书包、文具等差不多花了近千元。孩子父母相告,原先的那些文具都是今年年后买的,也没用旧、用坏,但看见其他同学都“更新换代”了,也就吵着要换新。笔者听后,陷入深思。
眼下,又到一年开学季。每到开学之际,“开学经济”便随之而来。无论是上幼儿园的小孩子,还是就读大学的大学生,每逢开学,就要对自己的“装备”进行“更换”“更新”。由于这些装备价格不菲,少则几百元,多则上万元,因而每到开学季,一些家长就大呼“吃不消”,直嚷“开不起学”。
遥想自己读书的那个年代,一个小小的书包少则要用上三五年,多则要用上七八年,一个文具盒也是自己用了,传给弟妹们用,至于铅笔、橡皮、圆规、三角尺之类的文具,都是不用完、不用坏,绝对不会购买新的。可以说,那个年代的孩子,对学习装备是非常珍惜的,正是因为懂得珍惜,才使他们从小养成了节俭的良好习惯。可以说,这是用任何金钱也买不来的一笔财富。
再反观现在的孩子,读个幼儿园,光书包就要买四五个,且都是高档书包。一些准大学生在入学之前,就开始大批采购大学装备,手机、电脑、手表等一应俱全,算算钱至少也得一两万。对于家庭经济好的倒是无所谓,但对于那些家庭经济较差的而言,连学费都难以凑齐,还要装备这些行头,岂不够呛?
其实,新学期开学适当添置一些学习用品,并非不可以,关键是不要使“开学消费”变成了“开学浪费”。书包还是新的,可以用的,就不必再重新购置了;手机还是好的,就不必换新的;电脑还是好的,就没必要更换……作为一名学生,要知道,自己还是一名消费者,要学会设身处地地替父母着想,花钱容易,赚钱不易,要学会不乱花钱,要学会节俭。
当然,作为父母和老师,也应加强对孩子“金钱观”和“消费观”的教育。新学期伊始,不妨把“金钱观”和“消费观”融入到平时的教育之中,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让孩子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和初衷。
新闻推荐
温叙华和他的船。“我从小生活在这里,熟悉水性,有人落水,我肯定冲上去,生命最大。”谈到救人,重庆市永川区朱沱镇江边渔民温叙华这样说。今年61岁的温叙华家在朱沱江上的一艘船上,这艘船,把他的一切和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