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央行等七部门 叫停各类代币发行融资

来源:西安晚报 2017-09-05 05:00   https://www.yybnet.net/

新华社北京9月4日电(记者吴雨李延霞)近期,通过发行代币进行融资的活动大量涌现,首次代币发行(ICO)等借机炒作盛行。4日,央行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公告称,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从事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应当立即停止,已完成代币发行融资的组织和个人应当做出清退等安排。

据介绍,代币发行融资是指融资主体通过代币的违规发售、流通,向投资者筹集比特币、以太币等所谓“虚拟货币”。其实,代币或“虚拟货币”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也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但近期,一些组织和个人借代币发行融资之机进行炒作,涉嫌从事非法金融活动,严重扰乱了经济金融秩序。

为此,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工商总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公告明确,代币发行融资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

公告称,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应当立即停止。已完成代币发行融资的组织和个人应当做出清退等安排,合理保护投资者权益,妥善处置风险。有关部门将依法严肃查处拒不停止的代币发行融资活动以及已完成的代币发行融资项目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将加强代币融资交易平台的管理,平台不得从事法定货币与代币、“虚拟货币”相互之间的兑换业务,不得买卖或作为中央对手方买卖代币或“虚拟货币”,不得为代币或“虚拟货币”提供定价、信息中介等服务。各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不得开展与代币发行融资交易相关的业务。

据介绍,代币发行融资与交易存在多重风险,包括虚假资产风险、经营失败风险、投资炒作风险等。七部门提醒社会公众,高度警惕代币发行融资与交易的风险隐患,谨防上当受骗,并及时举报相关违法违规线索。

名词解释

ICO(InitialCrypto-TokenOffering),也称为首次公开发行代币,类似于股票市场IPO(首次公开募股)。不过,ICO发行的不是股票而是代币(Token),发行方大都是区块链初创公司,以众筹的方式交换比特币、以太币等主流“加密货币”,以达到融资目的。但与IPO受证监会监管不同,此前的ICO项目不受监管限制,甚至出现有企业靠不完整的项目书便获得巨额融资现象。

新闻推荐

国产大飞机首飞后机组首次集体亮相:致谢首飞当天被滞留乘客

2017年9月4日,国产大飞机首飞机组全体成员走进上海交通大学。本文图片由上海交通大学提供9月4日下午,C919国产大飞机首飞机组全体成员走进上海交大,与师生共同分享国产大飞机背后的故事。这是首飞任...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央行等七部门 叫停各类代币发行融资)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