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每年有50多万人因心脏原因猝死,发生在医院外的心脏骤停,能救过来的几率不到1%。在急症发作的5至10分钟里,心肺复苏是最有效的急救手段之一。所谓“院前猝死抢救”,业内称为“黄金5分钟”。
据急诊科医生介绍,现在很多市民通过网上视频学习心肺复苏,但临床发现,有不少人操作不熟练,动作不到位,而“黄金5分钟”的任何一个失误都可以决定患者的生死。
“心肺复苏”正确的方法是:首先判断意识,拍双肩、搭脉搏、大声呼唤,10秒内完成。呼救。若患者无反应,观察其胸部有无起伏5至10秒。若无呼吸,大声呼救,拨打120。摆放仰卧体位,位置是胸部正中,两乳头连线中点。姿势是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垂直成一条直线,双手掌重叠,手指抬起,掌根用力,力度按下去至少5厘米。频率为至少100次/分钟。胸外按压30次(儿童15次),开放气道,左手掌根放在伤病员前额处,用力下压使头部后仰,右手的食指与中指并拢放在伤病员下颏骨处,向上抬起下颏。最后,人工吹气2次(儿童1次),捏鼻、口包口、吹气。
一旦确定患者心跳呼吸骤停,应尽量减少进行不必要的评估,多余动作都是在浪费时间,一般建议10秒之内迅速判断完毕,开始实施心肺复苏。这个时刻,时间就是生命!可以一边按压,一边通过余光来观察患者反应,而不是停下心肺复苏,凑到鼻子上看看,再搭搭脉搏。
对于绝大多数心跳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首先应进行胸外按压,随即开放气道并实施人工呼吸。但对于溺水者以及儿童,则多为先开放气道实施人工呼吸,再进行胸外按压。溺水者及儿童,多为呼吸原因导致心跳骤停,首先应令其气道恢复通畅。
伍伟
新闻推荐
【编者按】“城归”,简指从城市返回乡村的创业人员。近年来,农民工返乡创业累计达到了450万人,还有约130万居住在城镇的科技人员、中高等院校毕业生等下乡创业创新。“城归”群体越来越多,带来的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