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心
里,晚餐是一天之中最重要的一餐,既可以用来和恋人升温感情,也可以拓展社交圈;既可以动手下厨,也可以出门撸串吃火锅。
虽然形式丰富,但如果晚餐没吃对,我们就得小心啦。因为很多疾病的发生,多与晚上饮食习惯有关。
据说有90%的人都不会吃晚
饭,快来看看你的吃法
对不对。
一日三餐应做到科学分配,实际在生活中,人们几乎不怎么吃早饭,但晚饭却吃得很多,结果许多疾病接踵而至,甚至情况更糟糕。
1.休克或猝死:晚餐暴饮暴食,再加上饮酒,极易诱发急性胰腺炎,严重发病者甚至在睡眠中休克、猝死。
2.糖尿病:长期晚上吃得过饱,会经常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很容易造成胰岛素加重,激素老化,进而诱发糖尿病。
3.肠癌:晚餐吃过饱,蛋白质食物无法完全消化。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产生有毒物质,加上活动量小使得肠壁蠕动缓慢,延长有毒物质滞留时间,增加肠癌风险。
4.肥胖甚至脂肪肝:据统计,90%的肥胖者缘于晚餐吃太好、吃太多,加之晚上活动量小,能量消耗低,日积月累,体型也就开始横向发展。随着血糖和脂肪酸的浓度加速脂肪合成,极易形成脂肪肝。
5.多梦、失眠:晚餐吃太饱,必然造成胃、肠、肝、胆、胰等脏器在睡眠时仍不断地工作,使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中,进而造成多梦、失眠,长期下来就会引发神经衰弱等疾病。
吃太油小心肾脏病
不仅晚餐吃太饱会引发健康问题,晚餐吃太油也是一样。
1.肾脏病:肾脏是帮助人体排泄代谢物的主要器官。如果我们晚上经常大鱼大肉,就会加重肾脏负担,甚至能发展为肾衰竭、尿毒症。
2.高血脂:晚餐若采用高蛋白、高油脂、高热量进食方式,会刺激肝脏制造低密度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从而形成高血脂症。
3.高血压:晚餐若偏荤食,加上睡眠时的血流速度减缓,大量血脂就会沉积在血管壁上,易使血压突然上升,也加速了全身小动脉的硬化过程。
吃太晚小心结石
人体的排钙高峰期一般在晚餐后4、5个小时。如果晚饭吃得太晚,等身体进入排钙高峰期时,我们已经进入睡眠状态。
于是尿液便会滞留在输尿管、膀胱、尿道等尿路中,不能通过尿液及时排出体外,使尿中钙不断增加,形成结晶,长期积累形成结石。
这样吃才科学
晚饭吃多、过油、过晚,都会对身体形成不好的影响。那我们应该如何科学吃晚饭呢?
1.多吃粗粮:粗粮薯类特别好,可以缓解便秘,还能预防三高。
2.最佳晚餐时间是6点左右:晚餐最佳时间是晚上6点左右,尽量不要超过晚上八点。晚餐后四小时内最好别睡觉。
3.饭吃七分饱:晚餐后活动量不大,容易堆积脂肪,最好做到七分饱就停筷。
4.细嚼慢咽:细嚼慢咽不仅有助于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还能控制食量、稳定血糖、保护牙齿。一口饭最好咀嚼20次左右,而老年人则应咀嚼25~50次。针对晚餐来说,最好能控制在20-30分钟之间。
5.吃些豆制品:晚餐时可以适当吃点豆腐、豆干、腐竹等富含钙的食物。因为钙具有镇定精神、诱导人进入安稳睡眠状态的作用,有利于晚间入睡。
(十点说健康)
新闻推荐
当前,我国高校中农村籍大学生比例偏低,而在最终进入劳动力市场时,由于户口、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等原因,农村背景的学生也可能无法得到与城市背景学生同等的机会和回报。高等教育的扩张很可能会导致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