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
胡建兵
去年,各大移动支付平台相继推出延迟到账服务,似乎为避免遭遇电信诈骗提供了一份“后悔药”。有记者体验发现,在一些支付平台,所谓延迟到账功能并不能实现撤销交易,一旦被骗选择转账,钱款仍会进入对方账户。
如果“24小时后到账”可以称之为是“延迟到账”的话,那么“24小时内可撤销”,也就是一个对应的、必须要有的补充性办法。“24小时到账”和“24小时内可撤销”,这两个规定配合使用,才算是真正为客户设置了一个“转账后悔期”。然而,现在的这个“延迟到账”只是个摆设,仅仅只是延长到账时间而已,转账人无法撤销转账钱款。
这种成摆设的“延迟到账”,是在设置上出了问题。转账人一旦发现问题后,别说追回被骗的钱了,有时连客服都很难联系上。转账支付成功后不支持撤销,转账消息一经发出就无法撤回。一旦对方确认收款,就算汇款人向平台客服人员进行了投诉,也无法追回转账钱款。客户被骗后,只得走司法途径或者报案寻求公安部门介入。所以,这样的“延迟到账”只能给人添乱。“延迟到账”这个设想是好,但有了好的设想就必须将其设置好,使其变得更加实用,必须将“反悔权”真正交给转账人,不然,那种只是做摆设的“延迟到账”不要也罢。当然,最关键的是,有关部门一方面要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严格落实手机号码实名登记及银行卡实名办理,做好事前防范;另一方面公安机关要完善立案、侦办机制,加大对电信诈骗的侦办和打击力度,强化事后惩处,对诈骗人员发现一个打击一个。
新闻推荐
随着80后、90后教师的逐渐增多,大众心目中的教师形象标准早已不再是“素面朝天、衣着朴素”。9月11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角湖小学要求女教师化淡妆上课,以大方得体的装束引导学生正确审美、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