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离经典有多远? 2018年的第一天,不少人走进国家图书馆稽古厅,一睹文津阁《四库全书》真容。原稿原书原函,离人们只有最后一层专藏库玻璃门的距离。参观之余,领一页字帖,坐在展厅里一笔一画地抄写书中内容,文韵也随着人群流动。文化的书函,在这样一次“观四库、抄经典”的读者体验活动中被打开。
读者、观众与经典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近。故宫打开《千里江山图》卷轴,中国美术馆展示徐悲鸿的“奔马”与“战马”,国家典籍博物馆将鲁迅生前收藏的大量中外美术类书刊整理陈列……在不同场地、以适宜的方式择精品而展,成了打开文化的一种共同选择。虽然只是吉光片羽,却也让人们在“拈花”之间,感受到穿越千年、跨越万里的经典散发出文化的沁人芳香。
藏,是为了存,也是为了传。这个传,不仅是传诸后世,也是传诸众人。当前,我们的文化视野不断打开,但文物的“开放度”依旧有待提升。
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才能涵养出真正的文化自信。 李洪兴
新闻推荐
景兴燕我以为,我再也不会想起你了,直到这个飘着雪的冬夜。孩子早早爬上床,在超级飞侠的英雄故事里,酣然入眠。他的爸爸,偎在另一侧,也渐渐起了鼾声。我靠在床边,听着他们的呼吸,心情无比地沉静。窗外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