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管建涛李平欧甸丘宋晓东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一个通常数十人的乡镇政府,一头要承担县市级以上部门数十甚至近百样具体工作,另一头则关系农村几千乃至数万农民的利益。乡镇干部一天工作时间有多长?
“新华视点”记者近期走访全国十余个乡镇的几十名乡镇干部,发现他们中很多人每天平均工作10到12个小时,数月不回家是常事。多年前,社会上有人概括乡镇干部的主要工作是“收粮收税,计划生育”。目前,随着我国免除农业税、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基层干部主要在忙啥?
每天工作10到12个小时很正常,没拿过加班费
城市机关干部工作时间大多是“早八晚五”,特殊时段会加班,而对于很多基层乡镇干部来说,几乎一年四季都是“上班没点,下班也没点”。
寒冬里的东北,早上五六点钟天色还是黑漆漆的。可黑龙江省青冈县祯祥镇党委书记王帅,已经接了好几个工作电话。他把最近几天的手机通话记录给记者看,只有午夜、凌晨时分没有电话进出。“我们的工作是随农时走,春天农忙季节会更早。赶上突发事件就不必说了,一夜也不消停。”
在河南,乡镇干部工作时间也很早。早上9点半,记者见到河南省郸城县汲水乡乡长梁辉时,他已在乡里开完一个扶贫工作统筹会,在一个村里看了扶贫车间进展,正匆忙赶往县城。梁辉说,“一会儿还约了县国土资源局商量空心村整治,下午全县召开脱贫工作部署会,今天晚上还要驻村。平均算一下,每天工作10到12个小时是很正常的。”
起早贪黑是当前不少乡镇干部工作常态,在一些贫困地区更是如此。“平时晚上11点到12点下班睡觉。最近白天入户调查,跟老百姓研究退种玉米发展辣椒的事,有时夜里两点多才睡。”贵州省绥阳县宽阔镇副镇长王兴勇说。
近期全国气温骤降,贵州省石阡县道路多处结冰,发生多起交通事故。1月26日早上7点半,石阡县大沙坝乡党委书记杨雁便出发巡查乡内多个海拔较高、通行车辆较多的路段。路面太滑,车不能开的地方就步行,整个上午都穿行在事故易发的结冰路段。
杨雁这一天的时间表如下:7∶30到12∶00巡查乡内结冰路段;12∶00到13∶00午餐;13∶30到14∶55开乡党委班子会讨论与脱贫产业有关的年货节;15∶00到16∶00参加市里安全维稳工作会;16∶00到17∶30现场督促邵家寨村中药材种植;18∶00到20∶00与任家寨村村干部座谈讨论村集体经济年终分红事宜;20∶30到22∶00参加任家寨村群众会。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不少乡镇干部的工作时间如此之长。夜里10点,西南地区贵州乡镇干部挑灯夜战之时,东北黑龙江省庆安县庆安镇会议室也灯火通明——乡镇干部例行总结、填报前期入户调查的扶贫动态情况。
加班是常态,但干部们几乎都没加班费,多位乡镇干部说“从来没拿过”。
据有关统计,我国公务员有700万人左右,其中乡镇公务员是80多万人。黑龙江省绥化市委组织部最近对一些乡镇的调查显示,乡镇干部平均每天工作10到11个小时,不少乡镇干部五六年没休过假。
扶贫攻坚、振兴乡村忙得“脚打后脑勺”
记者零距离观察发现,脱贫攻坚、安全维稳、环境保护等国家重要工作部署,都在通过乡镇干部贯彻落实,他们经常忙得“脚打后脑勺”。
“国投项目必须惠及所有贫困户”“挣的大部分钱全分了影响承包者积极性”“项目下来后新识别的贫困户怎么办”“动态调整会把饼越摊越薄”……刚吃过中午饭,黑龙江省青冈县祯祥镇党委书记王帅就和一位村支书研究扶贫项目落实问题。两人时而争得面红耳赤,时而蹙眉思索。
记者发现,乡镇干部至少有一半以上工作是围绕脱贫攻坚展开。处于贫困地区的杨雁则“现在几乎百分之九十以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这上面”。
比起收农业税的时期,“发钱”的工作一点也不轻松。“把扶贫项目和资金落实好,前期摸排时要精准。哪家房子破旧、哪家存款少、哪家有重患,都要清楚、公平。”王兴勇说,后期落实时也要有针对性。比如,给贫困户发放人均200元的物资,对搞养殖的就帮着买仔猪、饲料,对搞农业生产的就帮着买种子,不对路就起不到作用。(下转第六版)
新闻推荐
日前,广东省纪委官网“南粤清风”发文,披露清远市公安局清城区分局个别领导干部、民警充当涉黑组织“保护伞”问题的调查过程。目前,29名公安民警受到党纪政纪处理,其中3人被判刑。此案可谓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