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导演胡波的自杀,引发了业内对于青年导演生存现状的关注。其实,目前中国青年导演的生存现状都不太好。这其中,现实因素占了很大的比重。
对于很多电影学院的学生来说,离开学校后,“导演系毕业证”不过是一张薄薄的文凭,职业命运依然不为自己所控制。自己想拍的剧本无法落地,为了生存,要么给人做执行导演、做剪辑,要么不情不愿地接些商业项目,赚些快钱养活自己。
根据画外hoWide、哪吒兄弟影业、凡影数据联合发起过一份《中国青年电影导演生存状态调查报告》,报告中显示,尽管影视圈的主创在中国属于高收入人群,但对于还没有爬到金字塔顶层的年轻人们来说,日子并不是多好过。只有2名受访者认为自己是高收入人士,接近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养得起家“,同样数目的受访者“只养得起自己”,剩下40%的受访者收入水平都在温饱线以下,需要靠家人朋友或者副业才能生存。
在金马奖上获得最佳原著剧本、最佳男主角奖和影评人费比西奖的《老兽》,上映9天,票房未达到200万元。作为80后导演周子阳的首部电影,一上来便体味到叫好不叫座的市场残酷。
资金的窘境不止在生活上,也体现在事业上。在受访者们执导自己处女作的时候,只有40%取得了来自专业电影机构的投资,另外有22%的导演资金来自于私人投资者,没有人从非电影行业的机构拿到投资,高达38%的导演用了自己的钱来投入作品。
即使作品找到投资成功立项了,仍然有可能失败:40%的受访者曾经历过项目终止,其中一半是由于投资方撤资,另一半的终止原因包括团队执行力、审查、创作分歧和自己主动放弃等。综合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王晓丽日前,记者走进高新区新昌街道梁家寨子社区居民梁化社家。在暖意融融的房间里,梁化社一家正在客厅里围着电视看新闻。梁化社一家人由原来低矮的平房搬上了高大的楼房,宽敞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