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少年学生自杀事件频频见诸媒介。那么多鲜活的花朵,本该在青春的枝头灿烂地怒放!可是一夜之间,甚至是短短的几分钟,就突然地凋零了,无不让人扼腕长叹!
北京大学对全国13个省市进行的调查显示,20.4%的中学生有过自杀意念。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主任徐光兴博士透露,中小学生患忧郁症的比例正在上升,截至2010年6月1日,这一比例已经达到5%~6%。患忧郁症人群的最早年龄已经提前到了8岁~12岁。
到底是谁摧残了这些鲜活的花朵?是万恶的应试教育体制?是一味追求升学率的学校?是社会对教育的过分“热心”?是从来只关心孩子能否考上重点学校的父母?好像是,又好像不全是!
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重视,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平民百姓莫不对教育热切关注,哪里又出了几个状元啦,哪家的孩子考上清华北大啦,考上清华北大的同学又得了多少奖学金啦,国家又出台了多少惠生惠教的政策啦。学习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包罗万象,除了必不可少的语数英美音体等课程外,有些学校还开设了京剧、国学等各种各样的兴趣小组;而社会上演讲朗读班、游泳班等五光十色的兴趣培训班则遍地开花。却独独缺少了孩子成长路上最根本最重要的一课,那就是“生命教育”这一课。我们朝着功利的目标出发,只要求孩子成所谓的“大材”。忘记了教育的初心,让孩子“成人,成为一个有灵魂的人”。“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三大人生哲学命题,也许我们终其一生都无法破解,但至少我们要引导孩子懂得生命的不可复制性,引领孩子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人生观、生死观。
为什么青少年自杀率高得惊人,从小学生到大学生,而中年以上的人反倒不会轻易放弃生命?是因为中年以上的人见证过生命之路的繁华和荒凉,见证过生命的强大与脆弱、渺小与崇高,深深懂得生命的可贵。因此,我们的学校、家庭、社会都要为孩子补上“生命教育”这一课,让孩子懂得尊重自己与他人的生命,敬畏生命,珍惜生命,心中有悲悯情怀。作家史铁生说过,“死是一件不必急着去做的事情,是一件无论怎么样也不会错过了的事”,所以,亲爱的孩子,当你感觉绝望时,请不要急着去死,山高高水长长路迢迢,咬牙昂首挺胸向前走,穿过迷雾,越过黑暗,走过夏天,走过冬天,你会走到鲜花盛开、阳光明媚的春天!
新闻推荐
如果要问春节期间哪座城市最受人瞩目,答案很有可能是——海口。一座有着200多万人的省会城市。如果要问这200多万人过去最关心什么事情,答案很有可能是——天气。因为突如其来的大雾,使得这座城市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