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丁宁)截至目前,全国各大高校均已公布了2017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每年几百万的毕业生都去了哪儿?2月26日,麦可思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届至2016届大学毕业生就职于中小微企业的比例逐年上升,本科生已接近一半。那么,进入中小微企业的毕业生发展得如何?
数据从全国各地高校回收的50多万毕业生样本生成,其中本科生、高职生各占一半。数据显示,2012届至2016届本科毕业生中,在“300人以下用人单位”(以下简称“中小微用人单位”)就业的比例从40%上升为49%。高职毕业生在中小微用人单位就业的比例从55%上升为61%。通过对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就职于中小微用人单位的2016届大学毕业生,所在用人单位的类型多为“民营企业/个体”。
调查显示,虽然在中小微用人单位就业的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质量不乐观,但从职业发展中期来看,这些毕业生三年后的月收入已有改善,月收入涨幅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数据显示,2013届毕业三年后就职于中小微用人单位的本科生月收入为6505元,比毕业半年后时(3212元)增长3293元,涨幅为103%,涨幅比例高于全国本科平均水平(87%)。2013届毕业三年后就职于中小微用人单位的高职高专生月收入为5183元,比毕业半年后时(2765元)增长2418元,涨幅为87%,涨幅比例高于全国高职高专平均水平(81%)。
在职位晋升方面,数据显示,2013届毕业三年后就职于中小微用人单位的本科生获得职位晋升的比例为50%,比全国本科平均水平(54%)低4个百分点;2013届毕业三年后就职于中小微用人单位的高职高专生获得职位晋升的比例为61%,比全国高职高专平均水平(60%)高1个百分点。这意味着,虽然中小微企业已成为大学生主要就业去向地之一,但若想留住、吸引更多人才,还需进一步提升这些人才的待遇,为优质人才提供更有保证的职业生涯发展上升通道与更广阔的职业发展平台。
新闻推荐
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离我们越来越近啦!市政府今早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办法(试行)》相关情况。全国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号牌也于今天在沪发放。目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