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等四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对校外培训机构开展拉网式摸底排查,坚决治理其存在的“应试”倾向、超纲教学等突出问题,通过打“组合拳”系统解决问题。
(新闻来源:《北京青年报》)
新学期迎来了开学季。此时,也是各类校外辅导班、培训班最为活跃的时候。教育部等四部门此时开展专项治理行动恰逢其时,可以给校外培训营销战降温,同时让家长们冷静下来,为治理校外培训乱象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曾几何时,无论是寒暑假还是平时课余时间,众多家长已习惯于陪着孩子奔跑在去培训班的路上。跳舞、绘画、书法以及各种体育项目……家长们望子成龙,对孩子抱着较高期望,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会替孩子报一个甚至多种兴趣班、辅导班。新学期伊始,培训班报名花销如流水,一个家庭的支出动辄近万元,甚至达到数万者也不少见。正是在这种社会氛围的支撑下,近年来针对中小学生的各类校外培训机构蓬勃发展。中国教育学会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中小学课外辅导行业市场规模超过8000亿元,参加学生规模超过1.37亿人次。
更为严重的是,在火爆的校外培训班市场中,有一种“毒瘤”正在野蛮生长,这就是“抢跑式”培训班。这些培训机构通常以提高班、尖子班、精英班、强化班等名义招生,开展以“应试”为导向的培训。这些机构以高强度培训、大量做题、提前教育、全民奥数等模式,培训学生的“应试”技巧,帮助学生吃透了应试规则,教给孩子的都是应对考试的套路。
以应试为导向的“抢跑式”校外培训班,必须严打。有关部门要坚决斩断校外培训机构与中小学校招生的联系,让中小学校失去参与培训的利益驱动。多数依附于中小学校的课外培训机构属于无证经营,有关部门必须予以坚决取缔,让“抢跑式”校外培训失去滋生蔓延的土壤。同时,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广大家长及教育评估组织,参与对广大中小学校和各类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及时了解其教学内容和进程,让教书育人工作在“阳光”下进行。
据新华网
新闻推荐
2009年的时候,我离了婚,33岁,后来认识了有家庭的他,就在一起了,一直到现在,8年多了,我现在42岁了。他有一个女儿,夫妻感情正常。我不是没有考虑过分手,相处第二年,我纠结在这种破坏别人家庭与见不得光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