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小林喜欢戴着耳机开大音量听歌,还时不时跟同学去酒吧、KTV唱歌……突然有一天,小林出现耳鸣症状,然后竟然听不见声音了。到医院检查才知道,他患的是突发性耳聋!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听见未来,从预防开始”。我国现有听力残疾人2780万,每年新增2.3万聋儿。专家提醒,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都会对听力造成损害,比如吸烟、过度熬夜、耳机音量过大等都可能导致听力下降。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通常在数分钟、数小时或一天之内,患者听力下降至最低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马秀岚称,突发性耳聋,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可能发生。突发性耳聋有很多诱因,一般认为精神高度紧张、工作压力过大、情绪过于激动、过度熬夜、过度劳累、睡眠欠佳等是突聋的可能诱因。年青人会因为熬夜、听音乐声音过大而导致突发性耳聋;成年人则可能因为是家里的主心骨,工作、生活压力大而导致突发性耳聋。“治疗突发性耳聋最关键的就是及时,一周内治疗效果比较好,超过这个期限,时间越长,效果越差。大约有三分之一可以恢复到得病前,还有三分之一能够有所改善。”马秀岚说。
哪些是听力障碍高风险人群?
1.有家族性耳聋病史者;
2.曾有过其他耳病史,如中耳炎、梅尼埃病;
3.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中;
4.有耳毒性药物应用史,例如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以及一些抗癌药物;
5.患有慢性系统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
6.有不良嗜好,如吸烟、饮酒;
7.长期精神压力过大。
如何预防孕前或孕中宝宝的听力损失?
1.有耳聋或耳聋家族史的夫妇,或曾生育过听力障碍患儿的夫妇,应尽量在孕前进行遗传咨询及相关检测,可减少遗传性听力损失的发生。
2.孕期进行基因检测可了解孕期宝宝是否患有听力障碍或携带耳聋基因。
3.孕期避免病毒感染和耳毒性药物,加强孕妇保健是减少先天性非遗传性听力障碍发生的重要因素。
如何预防儿童期听力损失?
1.正确喂养婴幼儿,防止呛奶,洗澡或游泳时防止呛水和外耳进水。
2.预防感冒等可减少中耳炎的发生。
3.加强锻炼,提高体质,减少脑膜炎、流行性腮腺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所致的听力损失。
4.积极防止儿童头部外伤、减少娱乐噪声和谨慎使用耳毒性药物。
怎样预防成人听力障碍的发生?
1.注意耳部卫生,保持耳部清洁和干燥。
2.预防感冒,及时治疗急性上呼吸道炎症、鼻部及咽部慢性疾病等。
3.保持均衡饮食,控制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4.尽量远离噪声,减少在噪声下的暴露时间。
5.如果家族中有成员诊断为遗传性耳聋,那么该家族内所有成员在婚育前最好进行遗传咨询和致聋基因检测,以避免后代出现耳聋;此外,有些情况下还需要终生禁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6.尽量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如必须使用,一定要遵从医嘱。
听力障碍可以完全治好吗?
听力障碍分好多类型,绝大部分通过干预和治疗都能有好的结果,绝大部分都是能治疗的。最严重的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现在也可以通过人工耳蜗植入,重新获得听觉。(星华)
新闻推荐
□朱凌那年中专毕业后,我分配到一家工厂,带我的师傅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记得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自我介绍说:“我的名字叫国庆,就是国庆节的那个国庆,我妈生我的时候就是国庆节那天。我妈说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