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我最喜欢的是春。这不仅是因为春天里春风吹拂,阳光明媚,大地丛绿,鲜花盛开,春光无限,风景独好,更主要的是我童年时代发生在春天里的一些事,一直记忆深刻,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我的老家在汇河南岸的农村,地处平原地带,祖祖辈辈以种粮为生。自打我记事起,“春天”这个词在我脑海里的印象就特别深,关键的一条是那时生活困难,一到春天老百姓家便闹“饥荒”。村里除了个别人家还有点粮食之外,多数家庭早已粮尽食绝,人们只能在饥饿中度日。
在当时,人们最大的希望便是能填饱肚子,只要饿不死就算烧着高香了。为了生存,人们有的外出讨饭,有的想其他办法,可以说是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地充饥度荒,维持着生存。记得当时,我们家院内长着一棵大槐树,可谓根深叶茂。对我们家来说,它可算得上第一“功臣”了。由于那时生活困难,到了春上,我们家的粮食便所剩无几。一家人又不能眼睁睁地等着饿死,母亲便想法子弄些其他吃的充饥度荒,家里的这棵大槐树便成了我家的“救命仙树”。每当春暖花开时节,树上发出了茂盛的绿叶,树枝上挂满了一串串白色的槐花,春风一吹,满园飘香,扑鼻而至,让人陶醉。每到此时,母亲就爬上树,用长长的带钩子的杆子,将带花的树枝钩下,再将一串串槐花和树叶撸下放在盆里洗干净,掺上少量玉米面,加上盐,捏成菜团或直接放在锅里蒸,蒸熟后当作主食吃。你别说,那味道甜甜的、浓浓的、香香的,别有一番风味,让人食欲大振、回味无穷。既解除了饥饿,又解了馋,让人终生难忘。大槐树一直陪伴着我们度过了困难时期,用自已的花和叶救了我们一家,让我们全家人十分感激。后来,家里盖新房,大槐树因碍事被杀掉了。在杀树时,我和母亲都心疼得落了泪。至今,每当想起那棵大槐树,我就觉得心疼可惜。因为这棵树的缘故,我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每到槐花盛开时节,就带家人到山上采摘槐花,或做菜饼,或做菜团。同时,用冰箱将槐花储藏起来,等到过年拿出来,用水一泡,槐花鲜鲜的,味道香香的。或包大包子,或煎饼子吃,真是让神仙见了也馋得流口水。
记得我们小时候,放学后有两大任务,一是拾柴火,二是挖野菜。有时可把两项任务合并到一起干,那就是边拾柴火边挖野菜。拾柴火主要是到坡里或河崖滩上用耙子搂一些野草,或用镢刨一些玉米茬子或死树根之类的,反正只要能烧火,统统都要。挖野菜主要以苦菜、荠菜、米蒿、王母柳等为主。野菜一般生长在闲种的茬子地里、河滩上、水沟旁和麦田里。挖野菜一般用小镢和铲子,到麦田里挖野菜是绝不允许的。因为用镢和铲子挖野菜,很容易把麦苗挖出,有损小麦成长。
玩耍是儿童的天性,春天里到野外玩耍是我们每天必做的“功课”。下午放了学或星期天,我们差不多大的伙伴们就约在一起,去田野里玩耍,做各种各样的游戏。“藏家家”“打鬼子”“放灯笼”……一个个游戏玩得津津有味。尤其是“开火打仗”那叫一个过瘾。“开火打仗”一般是和邻村的孩子打,战场总是一条河、一条路或一条沟,两伙各在一边。起初,先备下打仗用的子弹——— 石子,堆成一堆一堆的,以备战时使用。不会扔石子的小孩负责在前面辱骂叫阵,大点的则作为“攻击手”专扔石子打对方。战役打响后,双方人马摩拳擦掌,斗志昂扬,一起上阵,喊声阵阵,拚命投弹,石子乱飞,攻退有序。由于战斗激烈,不时有人被石子击中挂彩。几个小时过后,你退我进,我退你进,“拉锯式”的战斗持续不停,场面引人注目。双方互不相让,难分胜负,每次总是以夜幕降临告终。伙伴们回到家免不了一顿训斥甚至被打,但心情却十分愉悦。
忆昔日,穷生活、穷日子给人们带来的是磨难与痛苦,但人们仍用一种勇敢的信心和生命力克服困难,顽强地生活着。尤其是孩子们,在那种艰苦的环境中,仍不忘天性,在苦难中寻求着快乐,磨炼了坚强的意志。看今朝,人们像掉进了蜜罐子里,在春满大地的阳光里,外出踏青,观光旅游,赏景看花,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今昔对比,更让人深知如今的生活得来不易,体会到今天生活的美好,明白了我们应该对今天的幸福生活倍加珍惜!
新闻推荐
星报讯为维护公平、规范、竞争、有序的就业环境,日前,省人社厅决定在全省范围内联合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主要督促用人单位依法招用职工,取缔非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依法严惩各类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