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一个金融学者的红楼逻辑学 红楼探玉(13)

来源:大众日报 2018-03-15 07:23   https://www.yybnet.net/

□王一

3.“潇湘妃子”的真实寓意

我相信,让沉湖派想到沉湖这个死亡方式的,一定是林黛玉的别号“潇湘妃子”。

传说舜帝的王妃娥皇、女英二人追随舜巡视南方,当来到洞庭、湘水时,得悉舜已死,二人便泪洒斑竹,投水以殉,化为湘水女神,或称湘夫人、湘妃、潇湘妃子。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住所潇湘馆种满竹子,而且林黛玉天性爱哭,因此探春把林黛玉比作湘妃,并送了她“潇湘妃子”的别号:

“当日娥皇女英洒泪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如今他住的是潇湘馆,他又爱哭,将来他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以后都叫他作‘潇湘妃子\’就完了。”

按照沉湖派的思路,既然林黛玉被称为“潇湘妃子”,而潇湘妃子又是投水死的,那么林黛玉应该也是投水死的。

这是个大胆的假设,也是个合理的假设,提出这个假设的学者至少看了潇湘妃子的典故。可惜这个结论没有经过小心求证。

无论从大观园池塘的深度,还是林黛玉对洁净的癖好,还有林黛玉的前世病根(这个我们一会儿再讨论),沉湖都不可能是林黛玉的结局。

有心的读者可能会问,如果“潇湘妃子”不是暗示林黛玉投水,这个别号有什么其他方面的暗示么?

当然有。“潇湘妃子”的寓意主要有三方面。第一层含义,潇湘妃子娥皇、女英看到舜帝死了,泪洒斑竹,从而湘妃竹上有了泪斑。而林黛玉也是爱流泪,她到人间就是为还泪的。第二层含义,潇湘妃子是因情而亡的,林黛玉也是因情而亡。

前两层含义学者们基本都能看到,但难的是第三层含义。这第三层含义并不是预示投水,而是人数!潇湘妃子是娥皇、女英两个人,而绛珠仙子也是林黛玉、薛宝钗两个人,这才是潇湘妃子典故中最深层次的寓意。。

这才是曹雪芹把林黛玉比作“潇湘妃子”的深层次原因。

4.“冷月葬花魂”与沉湖有关吗?

沉湖派的另一个论据是中秋联句中林黛玉说的“冷月葬花魂”。当时正值中秋月夜,史湘云和林黛玉在凹晶馆即兴对诗。最后两句是“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其中,“寒塘渡鹤影”是史湘云赋的,“冷月葬花魂”是林黛玉赋的。

沉湖派认为“冷月葬花魂”预示着黛玉沉湖,但是我凝视着这五个字,许久许久,但是无论如何,我实在看不出来有投水的意思。这句根本就没有提到水啊!

沉湖派也许会说,一定要加进“寒塘渡鹤影”的意境才行。好吧,“寒塘”确实有水了,但这有问题啊!“寒塘渡鹤影”是史湘云说的,应该是预示史湘云的命运,怎么能随便用在林黛玉身上呢?而且,就算“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两句都是在形容林黛玉之死,这两句的意境也跟沉湖没有关系啊!

“寒塘渡鹤影”的意境是:一只仙鹤飞过,影子倒映在寒冷的池塘上。“冷月葬花魂”的意境是:在寒冷的月夜,花魂被埋葬了。这两句的意思都与沉湖的意境差太多了。如果曹雪芹真的要暗示黛玉沉湖,得让黛玉吟出“寒塘葬花魂”之类句子才说得过去吧。

二、论上吊说之荒谬

也有学者认为林黛玉是上吊死的。这种说法只有一个看似合理的论据,那就是林黛玉的判词——“玉带林中挂”。玉带挂在树上,是不是预示着林黛玉会上吊自杀呢?

当然不是。让我同样地用植物学的知识来驳倒你吧。

持这种观点的人,可能没有注意到此条判词的插图。让我们来看看原文吧:

宝玉看了仍不解。便又掷下,再去取“正册”看。只见头一页上便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言词,道是: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红楼梦》第五回

新闻推荐

8位中小学校长直面教育热点:推进网游分级切实保护青少年

学生减负如何“减”?新时代学生应具备哪些能力素质?校外培训机构如何治理?两会期间,围绕众多基础教育热点问题,8位中小学校长给出了自己的观点。他们的这些建议,哪句说到了你的心坎里?跟小编一起看。新...

相关新闻:
第一次奋进2018-03-15 00:00
猜你喜欢:
春天里的往事2018-03-15 05:31
评论:(一个金融学者的红楼逻辑学 红楼探玉(13))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