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建
5岁女孩悠悠不那么爱笑了,一丁点小事也会让她发火、尖叫或是歇斯底里地大哭,连安慰的话都像是旺火上的油滴。生了二宝刚出月子没多久的悠悠妈,不得不带着“问题大宝”悠悠四处求医。经历了一个多月的奔忙,悠悠在天津市安定医院青少年心理科被确诊患有轻度“同胞竞争障碍”。 (据《中国青年报》)
“同胞竞争障碍”,大概就是为了争夺父母之爱而生出的癔症,说好听点儿叫“妈妈争夺战”,实际上还是“一碗水没端平”——结果呢,大人生病、孩子吃药。
一方面,作为独生子女,从小被“4+2”的浓浓亲情所包围,“小皇帝”“小公主”大多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一旦有了弟弟妹妹分享父母之爱,难免会有嫉妒心,滋生排斥抵触情绪。这些负性情绪一旦找不到出口,小麻烦也会酿成大问题。
另一方面,作为二孩家庭来说,奶粉等硬件准备好了,教育等软件恐怕还未有充足预案。在这个复杂多元的新时代,教养二孩的能力储备也许比物质保障层面的硬件支撑更要紧、更容易被忽略。
不要指望孩子们天然就是“兄友弟恭”或者“姊妹情深”。事实上,这两年的诸多社会新闻也证明了一个道理:即便“大宝”容易接纳“二宝”,也不代表父母就能平衡好二孩之间的关怀与爱。考量到政策放开的时间背景,尤其是两个孩子年龄相差较大、成长期不在相近的“频道”上,对于工作繁忙的年轻父母来说,分身乏术之下,太容易顾此失彼。
于此而言,若要止歇“妈妈争夺战”,仍须摒弃偏见式的“长幼有别”。少些分别心,少些冰冷的“要让着弟弟(妹妹)”等价值灌输,懂得欣赏孩子之间的性格差异,学会公平民主地对待孩子,这些都应该是二孩家庭的基本伦理观,也是这个二孩时代家庭教育之底线。
新闻推荐
综合新华社广州4月24日电据广东省清远市公安局通报,24日零时30分,清远市所辖英德市110接报称当地茶园路一KTV发生火灾,公安、卫生、安监等部门赶往现场救援。24日零时55分,明火被扑灭。截至8时,现场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