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杨冉冉)记者日前从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获悉,为提升特种设备质量安全水平,北京市质监局将开展为期两年的特种设备行政许可和电梯检验改革试点工作。改革后,特种设备生产单位许可有效期由4年调整为8年,全面推行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特种设备生产单位许可等事项的网上审批。其中,对电梯检验检测方式进行调整,对不满10年的电梯和高风险老旧电梯实施分类年检。
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据介绍,截至2017年底,北京市特种设备数量总计为34万余台,共有特种设备作业持证人员28.4万人。2017年北京市受理特种设备投诉举报4147件。
“特种设备量大面广,具有较大的危险性,与人身和财产安全密切相关。” 北京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社会公众对特种设备安全、稳定、舒适运行的要求不断提高,迫切需要通过改革创新提高特种设备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
此次试点工作将推出一系列创新改革的举措,主要的措施有:调整北京市质监部门核发的特种设备生产单位许可有效期,由原4年有效期调整为8年有效期;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完善证后监督检查制度和退出机制,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推行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特种设备生产单位许可等事项的网上审批;实行电子证照,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努力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开展电梯定期检验改革试点,分级分类,精准监管。
据了解,目前,北京市电梯保有量近22万台,并且每年以1万余台的增速增长。群众对安全乘梯、放心乘梯的需求日益增高。此次发布的电梯检验改革试点措施中,对投入使用年限不满10年的电梯(公众聚集场所使用的电梯除外),由原来每年定期检验,调整为1+1+N模式(1年定期检验+1年自行检测+N项保障措施)。自检项目在涵盖92项定期检验项目基础上,又增加了30条自行检测项目,其中有24项企业标准严于国家标准。由检验机构对自行检测结果进行抽查的比例不低于5%。
对于老旧电梯、公众聚集场所使用的高风险电梯,在原有定期检验基础上,采用高风险电梯安全评估和多项强化措施,具体措施为:重点监督检查、政府救济制度、畅通专项维修资金使用渠道等方式。北京市质监局鼓励、引导物业或维保单位投保电梯安全责任保险,并要求单次理赔保额和年度累计事故总保额均不低于125万元。
北京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称,此次改革试点工作的根本目标是,转变监管方式,放管结合,通过提高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系统性和针对性,进一步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提升整体质量安全水平。
新闻推荐
二胎政策的开放对于我国汽车市场来说影响日渐显露,集中体现在MPV和7座SUV车型的销量攀升。尤其是7座SUV持续火热,国人对SUV车型本就较为热衷,带着全家一起踏青、越野更是成为很多人假日出游的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