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实战、实用、实效”的智能交通建设理念,把交通警力配置最优化、警务效能最大化、警种实战最强化作为手段,不断拉近内部、警种、社会与一线的时空距离,缩短响应时间,提升快速反应和精准查控能力,让警种合成作战、应急救援、民生服务等社会管理工作在路面的最后一环得以完美收官。近年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以深化大数据运用为契机,坚持建设与应用并重、创新与发展并举,充分运用大数据等科技信息化成果,深入推进智能交通建设应用,着力实现“情指勤”一体化联合作战格局。
多措并举确保“大数据”情报精准
“人、车、路”是交警的主业,尤以车为重。交警支队按照“一点布控、全网响应”的大数据格局,对电警、卡口、视频等采集的数据进行整合、研判,对重点车辆图像自动比对,3秒自动预警;335个高清高空视频监控摄像头+市局1万余个天网摄像头,无缝追踪嫌疑车辆,全时空掌握车辆轨迹,指令下达高效、准确;266个信号灯实时远程控制,有目的地调整配时,实时车流全方位综合研判,设置最佳拦截地点,通过警力定位系统可就近调动路面警力,最大限度地缩短警力到达时间,实现精准落地查控。
2017年,交警支队借助西南智慧公安智慧交通创新研究中心的科研能力,3月成功推出“车内前排人员人脸识别”系统,该系统可从高清卡口抓拍的图像中抓取车内前排人员人脸信息,并与黑名单库人脸信息自动对比,3秒报警。半年来有效捕获人脸预警信息1121条,全年就查处“失驾”45起,查处数是2016年全年人工查处的三倍,其实用性、实效性、创新性得到了交管同行的认可。
联动融合确保交通指挥高效
围绕提升“见警率、管事率、快速反应能力”的工作目标,支队成立“交警铁骑队”,凭借摩托车方便、快速、灵活、机动性强的特点,成为路面的“最快双脚”。依托市局“警务协同”平台,配合三种实战性极强的技战法,搭建“统一指挥、上下联动、一体运作、精准高效”的指挥体系。
战法一:实时查缉,收到报警,立即与路面交警实时联动,同时利用高点和天网对嫌疑车辆进行实时追踪,改变信号配时,线上线下联动,及时查缉,快速处置;
(下转二版)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5月27日电加上“公寓”两字租金就贵很多,明明已经签了租房合同,莫名其妙又被加收排污费、热水费……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