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跃兴
3月23日《工人日报》一文章披露时下网络上、朋友圈中流行的所谓“心灵鸡汤”,基本上已经沦为一些人特别是一些写手赚钱的工具。近日,中国社科院国情调查与大数据研究中心联合腾讯社会研究中心共同发布的《中老年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更是显示,很多“鸡汤文”背后暗藏着一条收益不菲的产业链条……
这些“鸡汤文”主要制造垃圾信息,内置的广告带来误导,还有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骗局却披着极具诱惑力的“正能量”“鸡汤文”的外衣。有多家媒体就曾报道,有网友因“喝鸡汤”而上当受骗,甚至惹来电信诈骗……
有的“鸡汤文”是网上一种典型的“爆款文”,标题夺人眼球,内容无病呻吟、故作姿态,其炮制模式和手法几乎如出一辙、大同小异,它们由专门的微信公号或者APP平台进行创作和分发,如转发附带广告的“鸡汤文”,可以获取分成。有媒体报道说,每转发或点击一次这样的“鸡汤文”,可以获得1到6分钱,而一篇10万+文章,转发平台可获得3万元左右的灰色收入,以致有网友这样说“说白了,写‘鸡汤\’的人不是为了让你备受鼓舞、豁然开朗,而是把你卖了还让你帮着数钱”,让那些具有文化情怀相信文化励志的人吃亏上当……
“情怀”是什么?“文化情怀”是什么?情怀是潜藏在人们心底最柔软、最美好的东西。文化情怀,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情怀之一。“文化情怀”,就是坚信文化是非功利性的探求,是对高雅、深刻和创造性的要求,文化崇拜真善美,对心灵的培养永远有着不可代替的价值……
但是,如果把情怀、文化情怀作为赚钱的手段,无休止地透支人们的情感,使情怀、文化情怀所包含的精神思想内容越来越虚,形式越来越假,炒作噱头成分越来越多,甚至成为一种“毒药”,就会为人们所唾弃。有了文化情怀,才能站在高处看风景,才能穿越历史的尘埃,穿越功利的迷雾。没有文化情怀,就只有金钱死结。这才是可怕的。当下,去除文化上的欲望化、技术化、工具化、金钱化的色彩,让情怀变得纯粹、真诚,真正回归文化、精神本身,已是当务之急。(B)(10)
新闻推荐
新闻:“网络投票引发的刷票、拉票行为诱导学生投机取巧、助长功利之心,与学校的育人目标背道而驰。”22日,浙江省教育厅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