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珂
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宿管中心,隐藏着一位文学高手。她叫汤杏芬,同学们都管她叫“汤阿姨”。她6年创作了6部中长篇小说,总共200多万字。相较于 200多万字的文学创作,更叫人感怀的,还有汤杏芬在本职工作上的 “小创意”和“小心思”,她把宿舍楼下的小黑板和自创的小纸条演绎成教育的大舞台。
大学后勤人员这个群体,可谓藏龙卧虎。还记得香港大学的“三嫂”吗?那个被港大授予“荣誉院士”的老太太,以母亲般的爱照顾学生,让大学充满人情味。还记得浙江大学的“后勤人员”吗?在今年该校毕业典礼上,食堂厨师、宿管员、校医院医生、保安等集体接受鲜花。还记得吉林大学的“大爷”吗?即使在教学楼负责传达室工作,也能写出一本诗集,激励着自我、感染着学生。他们都风平浪静却又波澜壮阔地影响着孩子们的生活学习。
在一个倡导个性化、多元化的时代,新生代大学生越来越不好管,已经成为共识。很多高校老师抱怨“95后”的年轻人难以理解,很难沟通教育。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只要注意方式方法,走进学生内心,其实并不难,汤阿姨的“神奇小纸条”便是典型,比如,她会在小纸条上写“帅哥出门,切记整衣冠,眼离手机,昂首挺胸!为嘛?前方美女出没,盯着手机,错过回眸一笑,可惜!衣冠不整,错失美女青睐,不值!”……如此风趣幽默的语言,学生们既能从手写的字条中感受到关怀之暖,也能接受这样的建议。
“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类似“汤阿姨”这样的大学后勤工作人员,大多年过半百,不少人都将学生视作子女,他们对学生的爱,出于本心而非敷衍。反观如今的不少高校老师,虽然没有升学压力,但科研压力不小,老师上完课,学生就见不到老师的面成了常态。老师没有注入情感,学生自然也敷衍了事,甚至出现“师生相见不相识”的尴尬情形。
别拿宿管阿姨不当老师。如今,不少高校教育工作者抱怨现在的孩子难管、难教,却很少有人用心思考“95后”学生的生活状态、语言范式、思想情绪。倘若老师们能像汤阿姨这般用心、诚心对待学生,学生们自然也会“报之以琼瑶”。
新闻推荐
记者梳理了一下近期各部门出台的新政策,让我们看看都释放了哪些“红利”。电信运营商下月起按月向消费者推送账单信息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