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伟超
从最初的“猜猜我是谁”“不记得老朋友了吗”等“猜谜语”式诈骗,到“中国XX银行通知你”“到我办公室来一趟”等“角色扮演”类诈骗,再到社交平台“情感培养”诈骗……不断翻新的诈骗手法和快速蔓延的态势,成为电信诈骗“骗死你没商量”的注脚,一些上当者被骗得家破人亡。
从生活常态到生命谷底,有时只隔着一个诈骗电话。现实中的极端案例一再发出警示,惩治电信诈骗刻不容缓,打击谋财害命的电信诈骗,是诚信建设必须攻克的阵地。
层出不穷的电信诈骗案件,反映出的不仅仅是不法分子唯利是图、藐视法律的嚣张气焰,还折射出公民个人信息泄露严重、信息安全保护缺失等管理短板,这背后是监管缺位、联动不力、功能失调等社会治理综合症。一些行业和部门忽视了防火墙上的漏洞,让不法分子有空子可钻。
近年来,公检法部门多次出台措施,填补法律空白,严密打击制度。 “严起来”的法律和“重起来”的打击是值得充分肯定的进步。但要注意的是,每一起得逞的电信诈骗案件的背后,是成百上千次的“未遂”。严防那些敢于触碰法网的不法之徒,才能彻底斩断电信诈骗生存的根须。
从整个生态链上铲除电信诈骗犯罪滋生的土壤,还要把每一份监管责任都落到实处,堵上制度的“窟窿”、筑牢公民个人信息的“防火墙”,编织起严密的社会防范机制,让实施电信诈骗的不法分子不再有可乘之机,给公众一个清静、安全的电信网络环境。
新闻推荐
查鹏查家老屋已成记忆,生活在这个“迷宫”一样的老屋里的奶奶们也陆续地告别了我们。奶奶是我们查湾一带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