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后面是一排溜石山,最高处立着一块人形巨石。大自然鬼斧神工,将巨石塑成一位古代女子,对襟短襦,长裙曳地,发髻高耸,翘首远望,像在守望什么。人们管它叫“望郎石”。
紫莹家的阳台遥对望郎石,望郎石成了老妈的“警示牌”。紫莹的闺蜜一个个出嫁了,老妈心里急啊!她三天两头嘟囔:“都‘奔三\’了,还不结婚?要等到哪一天啊?再等下去,也变成石头人了!”紫莹总是苦笑着摇摇头。
紫莹谈过恋爱,为初恋付出过真感情,结果呢?那人攀上某大款的千金小姐,把她甩了。她从此认定,嫁给朝三暮四的男人,没安全感。可是,有安全感的男人,可遇而不可求啊!
为了不让紫莹成为“剩女”,老妈动用了亲戚朋友圈,撒开选女婿的大网。你还别说,还真网着“鱼”了!
被“网”到的“鱼”真的姓鱼,是紫莹二姨夫拐弯抹角的远房亲戚的儿子,是本市一所中学的语文教师。
架不住老妈软磨硬泡,紫莹答应出席由二姨夫搭桥的相亲会。二姨在一家酒楼挑了个叫“三生缘”的包厢,好像这门亲事是三生注定的。
鱼老师像去上课那么准时赴会。他年近三十,高一米六几,皮肤白皙,偏瘦,戴一副琥珀色宽边近视眼镜,显得文质彬彬。鱼老师介绍自己说,姓鱼的人虽少,始祖却是春秋时期宋襄公的庶兄。不知是为了显摆具有皇家血统的基因,抑或是为了证明自己的真才实学,他从手提袋里掏出一摞教学获奖证书,还有几份报刊,刊登着他写的小说、诗歌。
老妈对鱼老师相当满意,不时劝他吃这尝那。鱼老师入席不久,就摸准了紫莹母女俩的口味,很有礼貌地挟菜回敬。二姨夫妇见席间气氛融洽,笃定这门亲事有搞。其实,紫莹对鱼老师并不来电:跟这么个能说会道的白面书生相处,有安全感吗?既不能拂了二姨夫的面子,更不能扫了老妈的兴致,权且走过场吧!不知怎的,她突然记起孟子关于鱼和熊掌的名言,心说:熊掌当然是我首选,既然不能获取,只好舍熊掌而取鱼也。反正我还没答应嫁给他!
紫莹在一家大超市上班,每天都累得两腿打飘。下班回家,首要的事是倒在床上,伸展四肢,放松腰肌——她说,这是堪称女王级的享受。老妈心疼她,包揽了家务事。后来,鱼老师成了常客,每到双休日,就来帮忙打扫卫生,下厨做饭做菜。你还别说,他的拿手菜竟然是紫莹最爱吃的酸甜排骨、五柳鱼。这些,都让紫莹刮目相看。再有,鱼老师爱陪老妈聊天,说些笑话段子,把这个准岳母逗得开怀大笑。紫莹和鱼老师的陌生感也很快消失了,因为两人有共同的爱好——文学。紫莹也曾在报刊上发表过好些“豆腐块”。文学拉近了两颗心的距离,慢慢聊进了“板眼”。
一个周末,恰逢紫莹连休三天。鱼老师下午放学后,立马赶来,还顺路在菜市场买了条草鱼,要给紫莹做糖醋菊花鱼。
正在看电视的老妈捅了捅玩手机的紫莹:“喂,你这个馋嘴猫又有口福了!”紫莹接过鱼老师递来的手提袋,故意说:“又是鱼,也不怕把自己的家族吃衰啊?”鱼老师笑嘻嘻地说:“放心吧!别人家求的是年年有鱼(余),你跟着我,是天天有鱼!”说完,扮了个萌相——嘟着的嘴唇一张一合,像鲤鱼啜水,又像是给紫莹一串飞吻,一转身,下厨去了。老妈见他俩如此打情骂俏,心里那个乐啊,更认定了这个未来女婿。
紫莹发现鱼老师的提袋里有一本《诗刊》,便拿出来翻翻,里面夹着一张纸片,抄写着烹饪指南:如何做菊花鱼。紫莹猜测,一定是百度来的菜谱。这人,现学现卖,是要讨好我啊!她想起了前男友:当初,那人追求我,不也是想方设法投我所好吗?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紫莹默默地问自己:找什么样的男人才有安全感啊?
吃过晚饭,紫莹来到阳台乘凉。半个月亮悬在对面的山顶上,那个古代女子在迷蒙的月色中守望。
“构思新作吗?”鱼老师走到紫莹身边,“我也想为望郎石写一首诗呢,题目就叫《守望》。”
“守望?守望谁啊?”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鱼老师摆出给学生讲课的架势,“据地方志和民间野史记载,望郎石有个传说。”他干咳两声,娓娓道来——
相传,古时候离这里不远的河边,有一个村庄。村里有一位浣纱女,爱上了一位放牛哥。土司老爷闻知浣纱女貌若天仙,请媒婆登门提亲,要娶她做第九房小老婆。浣纱女和放牛哥连夜逃离村子,正要渡河,土司领着兵丁追来了。放牛哥为掩护浣纱女,引开追兵,被乱箭射死了。逃出虎口的浣纱女得知噩耗,天天站在山顶上,不吃不喝,化作人形石头,守望着心上人……
“又‘熬炮\’了不是?”紫莹揶揄道。不过,她还是被鱼老师杜撰的故事触动了心弦,“要是你,肯为我守望吗?敢为我牺牲吗?”
“对天起誓:义不容辞!”鱼老师庄重地举起右手。
有人说,恋爱中的女人最弱智。紫莹被鱼老师的承诺感动得血脉贲张,两眼潮热……
第二天,鱼老师开着私家车,和紫莹直奔郊县的莲花山庄。正值赏荷季节,这里的上百亩藕田荷花盛开。本来是要带老妈来的,但老妈不愿做“电灯泡”,谎称身体不适,推托掉了。
一处约4米高的石崖上,榕荫蔽日,紫莹和鱼老师席地而坐,远近美景尽收眼底。藕田从崖下铺向远处,碧叶之中,点缀着粉红、素白的荷花。微风拂过,荷叶婆娑,荷花摇曳,清香扑鼻。鱼老师想起了宋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芳》,诵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紫莹也来了雅兴,吟出欧阳修的《荷叶》:“池面风来波潋潋,波间露下叶田田。谁于水面张青盖,罩却红妆唱采莲。”……二人像诗词大赛的选手,你一首我一首,斗起了古诗词。
鱼老师忽然叫喊起来:“哇!你看!”顺着指向看去,紫莹也万分惊喜:几盘碧叶之间,一枝罕见的并蒂莲亭亭玉立,仿佛一对浓情恋人。鱼老师一边摇头晃脑地吟唱:“花开两姐妹,蒂并一夫妻。芬芳共珍重,风雨紧相依。”一边情不自禁地揽住紫莹的腰肢。紫莹耳热心跳,小鸟依人似的偎在鱼老师胸前。就在这时,忽然传来奇怪的声响。鱼老师扭头一看,只见不远处的草丛晃动,窜出一条黑褐色大蛇!
这是比眼镜蛇还要凶猛的眼镜王蛇!它昂着扁头,吐着红信子,“呼呼”吹风——这里一定是它的领地,它在守护产下的蛇蛋。在繁殖季节,俗称“过山风”的眼镜王蛇一旦被惊扰,极易发怒,哪怕对手是头牯牛,也敢追过几座山丘。
紫莹花容失色,厉声尖叫。眼镜王蛇发现敌情,开始攻击。鱼老师一把推开紫莹,撒腿就跑。紫莹绝望的又是一声尖叫,踉踉跄跄,摔下石崖……
眼镜王蛇拼命追赶鱼老师。鱼老师听人说过:蛇走“一”字快如风,拐弯抹角不灵通。于是,他跑着“之”字形,很快与蛇拉开距离。谁知,他被树桩绊了一跤,扭伤脚踝,跑不快了!眼镜王蛇乘势扑上,朝他的小腿肚咬了一口,然后嗤溜溜钻进草丛。不一会,鱼老师整条腿肿胀麻木。他拼命呼喊:“来人哪!救命哪!”喊着喊着,昏死过去……
摔到崖下的紫莹撞着头部,也昏厥了。苏醒后,她向抬她到榕荫下的山庄保安们连声道谢。一位大叔说:“要谢,得谢谢你的先生。”紫莹一听,火了:“谢他?——一个无情无义,只顾自己逃命的胆小鬼!”
“阿妹,你错怪他了!”大叔说,“要不是他推你一把,自己引开毒蛇,被咬伤的十有八九就是你啊!”
这么说,在生死考验面前,是他舍命护卫了自己?……紫莹顾不上脑袋还在隐隐作痛,忙问:“他呢?”
大叔说:“送医院抢救去了。”
当紫莹和老妈赶到医院时,鱼老师还在昏迷之中。
一连两天,紫莹一直守候着鱼老师,反反复复重述着他讲的望郎石的故事,喃喃哭诉:“快醒过来啊,你……你知道我在这里守望你吗?哪怕化作人形石头,我也要为你守望一生……”
第三天,奇迹发生了:鱼老师苏醒了!
鱼老师出院后,老妈设家宴庆贺,还请来二姨夫妇,一起商量如何操办婚事,吉日选在中秋佳节。这天晚上,紫莹和鱼老师在阳台上相拥着遥看望郎石。
鱼老师说:“那天,我在冥冥之中,听到你的呼唤,知道你在守望着我,我怕你也变成望郎石,就醒过来了!”紫莹的粉拳捶着他胸膛,笑骂道:“贫嘴……”然后靠着他的肩头,一种安全感油然而生……
新闻推荐
嫌疑人指认现场。两男子为寻求刺激夜间出行,多次使用弹弓钢珠破坏地铁站站口钢化玻璃,北京市公安局公交总队主动出击,近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