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马蜂窝”既然捅破何不捣毁?

来源:济南时报 2018-10-23 14:13   https://www.yybnet.net/

一家名为“乎睿数据”的团队,通过数据抓取和分析,发现马蜂窝上有七千多个抄袭账号,合计抄袭572万条餐饮点评、1221万条酒店点评,占到其官网声称总点评数的85%。22日上午,马蜂窝发布声明称,点评内容在马蜂窝整体数据量中仅占比2.91%,涉嫌虚假点评的账号数量在整体用户中的占比微乎其微,马蜂窝已对这部分账号进行清理。(本报今日A16版有报道)

马蜂窝承认点评内容存在抄袭问题,只是认为虚假数据没那么多,反咬一口称存在误导倾向,及“有组织攻击行为”。这就有些耍赖的味道了,既然承认平台上的数据有抄袭、造假等嫌疑,马蜂窝应自查自纠,把问题账号和虚假数据清理掉,并找出问题的根源,制定有效的内容甄别机制,防范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近年来,许多互联网企业凭借技术优势,用各种手段在数据里掺水,以获得“靓丽”的业绩增长,进而吸引用户和投资者。而类似的数据造假行为,媒体已经多次曝光,相关证据确凿充分,甚至部分从业者也直言不讳,声称数据造假是行业的“潜规则”。

马蜂窝事件捅破了互联网数据造假的“马蜂窝”,将这个问题揭露在众人面前,使得各方将目光聚焦于这个传说中的“潜规则”。目前该事件还在继续发酵之中,双方都各执一词,不妨坐等后续。

一直以来,数据造假者的违法成本很低,甚或不会受到任何处罚,导致数据造假行为肆无忌惮,整个行业都陷入比拼造假的漩涡里,令数据严重失真,误导用户和投资者。

《电子商务法》第十七条明确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地披露商品或者服务信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电子商务经营者不得以虚构交易、编造用户评价等方式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由此可见,互联网企业数据造假行为,不仅有违商业道德,亦触犯了相关法律,扰乱了市场秩序,涉嫌恶性竞争,应予以禁止和纠正,并对造假行为依法处罚。

“马蜂窝”被公开捅破是好事,尽管会因此引起很多争议和纠纷,但将其由暗箱里挖出来,晒在阳光下,就会形成公开消毒的效果,令遭到污染的数据得以净化,还原数据的真实面目。更希望以此为契机,将更多的互联网企业数据造假行为曝光,把这个行业的“马蜂窝”彻底捣毁,敦促互联网行业公开透明,依靠真实本事赢得市场竞争。(江德斌)

新闻推荐

逾五成心梗发生前有预警

近年来,中青年猝死的案例屡见不鲜。上周又有一位35岁的高校老师在听课时猝死令人唏嘘,感慨生命的脆弱。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心...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马蜂窝”既然捅破何不捣毁?)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